[发明专利]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6714.0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0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慧;王学俊;郑元松;张旭;吕艳;张鹏;王明伟;陶学恒;杨继新;马沁怡;张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23L5/10;A23L17/5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郭日志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类 连续 阶段 式预煮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包括机架、齿轮齿条机构、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双拨轮搅拌机构、筛桶和加热桶,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齿轮齿条、第一压板、V型轨道轮和V型轨道,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杠、齿轮和第二压板,第二压板盖在加热桶上,双拨轮搅拌机构包括拨轮轴和拨轮,拨轮轴和拨轮设置在筛桶内,筛桶安装在加热桶内。本发明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加工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品质好,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结构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
背景技术
贝类产品因其富含蛋白质、铁、钙以及人体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而长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我国贝类产品的产量巨大,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因此,贝类产品加工在国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由于受到贝类产品形状和性状特殊性以及产品多样性的特点的影响,国内针对贝类产品所设计的预煮装置还不是很完善,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生产效率更高、加工质量更好的智能化、柔性化贝类预煮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更高、加工质量更好的智能化、柔性化的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包括机架、齿轮齿条机构、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双拨轮搅拌机构、筛桶和加热桶、第二压板,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齿条、第一压板、V型轨道轮和V型轨道,第一驱动电机和V型轨道分别安装在机架上,齿条安装在第一压板上,V型轨道轮安装在第一压板底部,所述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杠、齿轮,第二驱动电机与齿轮连接,丝杠的上端与齿轮齿条机构第一压板连接,下端连接在第二压板上,齿轮安装在第二压板上,第二压板盖在加热桶上,所述双拨轮搅拌机构包括拨轮轴和拨轮,拨轮轴与丝杠连接,拨轮安装在拨轮轴底部,拨轮轴和拨轮设置在筛桶内,筛桶安装在加热桶内。
所述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为两套,一套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通过第二压板与双拨轮搅拌机构连接,在预煮结束后利用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带动双拨轮做垂直上升,实现搅动机构与筛桶分离,另一套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下端与第三压板连接。
所述第三压板的底部安装有挂钩。
所述加热桶采用闭环温度控制系统。
所述机架的两侧架体内侧安装有限位挡板。
本发明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加工效率高,加工出的产品品质好,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结构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的齿轮齿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贝类连续阶段式预煮装置的螺母旋转式滚珠丝杠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第一驱动电机;3、齿条;4、第一压板;5、V型轨道轮;6、V型轨道;7、第二驱动电机;8、丝杠;9、齿轮;10、第二压板;11、拨轮轴;12、拨轮;13、筛桶;14、加热桶;15、挂钩;16、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