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便捷出茶的茶叶理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7994.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8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高(泰州)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贺心韬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捷 茶叶 理条机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茶叶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便捷出茶的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作往复运动的锅架以及锅架上安装的槽锅,所述槽锅包括若干个“U”形槽,“U”形槽由两块侧板及侧板下端各铰接的一块弧板构成,两块弧板闭合构成“U”形槽的底部;机架上设有控制弧板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由三根支架构成的“Y”形支柱、与“Y”形支柱下部连接的液压柱;“Y”形支柱的三根支架铰接于同一铰接点;“Y”形支柱向上的两根支架分别与两块相背靠的弧板铰接;且向上两根支架的长度和大于弧板闭合状态时相邻铰接点的间距。使用本方案出茶时,通过打开“U”形槽底部的弧板,茶叶掉进下方的输送带上,从而达到出茶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制造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便捷出茶的茶叶理条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通常有茶叶整形的工序,成形的茶叶有颗粒状、条状等不同的形状。其中,茶叶理条是生产条状茶叶加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目前最常用的茶叶理条机为传统的单锅结构,主要包括机架、机架上方作往复运动的锅架、实现锅架往复运动的驱动结构、锅架上安装有槽锅、对槽锅里的茶叶进行加热的热源装置。加工针状茶叶时,将茶叶待加工的茶叶放入理条机的槽锅内,通过热源装置对槽锅内的茶叶加热,茶叶逐渐柔软,同时,茶叶在槽锅作往复运动的条件下,逐渐成型。茶叶成型后,有一个出茶的过程,即将成型好的茶叶从槽锅内倾倒出,目前常采用将槽锅侧倾的方式进行出茶。具体操作是,一锅茶叶理条完成后,停机,人工侧翻槽锅,将槽锅内的茶叶倒出。但是,槽锅较重,人工将其侧翻,需要的劳动强度大,且难免有误伤人员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将槽锅抬起便可实现出茶工序的可便捷出茶的茶叶理条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便捷出茶的茶叶理条机,包括机架、机架上作往复运动的锅架以及锅架上安装的槽锅,所述槽锅包括若干个“U”形槽,所述“U”形槽由两块侧板及侧板下端各铰接的一块弧板构成,两块弧板闭合构成“U”形槽的底部;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弧板开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由三根支架构成的“Y”形支柱、与“Y”形支柱下部连接的液压柱、能同步控制液压柱升降的同步控制器;所述“Y”形支柱的三根支架铰接于同一铰接点;所述“Y”形支柱向上的两根支架分别与两块相背靠的弧板铰接;且向上两根支架的长度和大于弧板闭合状态时相邻铰接点的间距。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使用本方案提供的可便捷出茶的茶叶理条机对茶叶进行成型加工,出茶时,通过液压柱的升降,带动“Y”形支柱升降;因为“Y”形支柱向上的两根支架分别与两块相背靠的弧板铰接,且“Y”形支柱的三根支架铰接于同一铰接点,所以当“U”形槽底部弧板处于闭合的状态下,液压柱下降可带动“Y”形支柱下降,此时,“Y”形支柱向上的两个支架呈相互并拢的趋势运动,如此便带动弧板以与侧板的铰接处为中心向下转动,槽锅上所有相邻两块相背对的弧板均通过本方案所述的方式铰接“Y”形支柱。闭合时,液压柱上升,“Y”形支柱向上的两个支架呈相互张开的趋势运动,推动弧板以与侧板的铰接处为中心向上转动,因为向上的两根支架的长度和大于弧板闭合状态时相邻铰接点的间距,原因是:若向上的两根支架的长度和小于弧板闭合状态时相邻铰接点的间距,则将导致弧板还未达到闭合状态,使向上的两根支架有可以继续上升的空间,此状态下,向上的两根支架又将呈现相互并拢的趋势运动,则弧板再次被打开,所以,为避免这一缺陷,将“Y”形支柱向上的两根支架的长度和设为大于弧板闭合状态时相邻铰接点的间距,来实现将“U”形槽底部的弧板闭合的效果。同步控制器可控制与各“Y”形支柱连接的液压柱同时升降,可同步控制弧板的开合,实现同时出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对槽锅的“U”形槽作改进,将“U”形槽的底部改为两块相互接触的弧板,且两块弧板分别与“U”形槽两侧的侧板铰接,并设置特殊结构的用于控制弧板开合的控制机构,便可实现将“U”形槽的底部的弧板打开,成型好的茶叶可从“U”形槽的底部排出。本方案无需人工侧翻槽锅便实现了出茶工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避免出茶环节可能引起的人员受伤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高(泰州)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中高(泰州)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7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