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排水倒灌井盖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8589.7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彭国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倒灌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排水倒灌井盖。
背景技术
城市中各类市政管网纵横交错,道路上也遍布着各类市政管网的工作井,在雨水或者路面排水量较大的情况的时候容易产生倒灌的情况,而现有的井盖很多时候在倒灌时,会被冲走或者移位,车辆和人员易跌落至井下,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水倒灌井盖,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井盖下端设有环形柱;环形柱正下方设有圆柱块,圆柱块外侧设有圆圈,圆圈的外圆面与井座的内圆面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圆圈的内圆面与圆柱块的外圆面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条,且连接条沿圆柱块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条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条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条与连接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与滑槽相配合,连接杆另一端与环形柱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柱上固定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穿过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下端与井座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在井盖底面与井座的螺纹杆穿过面之间套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井盖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当下雨时需要大量排出路边的积水时,可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其向上移动,压缩后的弹簧推动井盖沿螺纹杆向上移动,井盖与井座不再接触时,开始向井内排水。避免出现过多的积水对城市的交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当井内流水过多,井内的流水给予井盖向上的推力,使使螺栓在连接条的滑槽内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使井盖离开井座,流水开始向外排出,当井内的流水不再发生倒灌后,井盖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转动杆盖住井座,从而有效地避免井盖被冲走或者移位后,车辆和人员易跌落至井下,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可排水倒灌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圆柱块、连接条与圆圈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2所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排水倒灌井盖,包括:井座1、螺纹杆3、井盖2、环形柱4、转动杆10、连接杆5、连接条6、圆柱块7、滑槽8、圆圈9及弹簧11。所述井盖2的下端设有环形柱4;环形柱4正下方设有圆柱块7,圆柱块7外侧设有圆圈9,圆圈9的外圆面与井座1的内圆面通过螺纹配合;所述圆圈7的内圆面与圆柱块7的外圆面之间设有多个连接条6,且连接条6沿圆柱块7均匀分布;所述连接条6上开设有滑槽8;所述连接条6上设有连接杆5,连接条6与连接杆5一端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与滑槽8相配合,连接杆5另一端与环形柱4可转动连接;所述环形柱4上固定设有转动杆5,转动杆5穿过井盖2;所述井盖2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内设有螺纹杆3,螺纹杆3下端与井座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螺纹杆3在井盖2的底面与井座1的螺纹杆3穿过面之间套设有弹簧11;井盖2上的多个通孔均匀分布。
当井内流水过多,需要倒灌时,井内的流水给予井盖2向上的推力,使螺栓在连接条6的滑槽8内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5向上运动,使井盖2离开井座1,流水开始向外排出,当井内的流水不再发生倒灌后,井盖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转动杆5盖住井座1,从而有效地避免井盖2被冲走或者移位后,车辆和人员易跌落至井下,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当下雨时需要大量排出路边的积水时,可通过旋转螺纹杆3,使其向上移动,压缩后的弹簧11推动井盖沿螺纹杆3向上移动,井盖2与井座1不再接触时,开始向井内排水。避免出现过多的积水对城市的交通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信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8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