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匹配动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9996.X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双全;靳松;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匹配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动态匹配动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动校正技术是一个很常用的方法,最初常规的动校正基于双曲时距方程(Dix,1955),并且是逐点进行的,但是在大偏移距,地震波时距曲线不是双曲线型。此后,Taner和Koehler(1969)用泰勒级数展开的前三项做了正常时差的四阶校正,提高了近似公式的准确性。Tsvankin和Thomsen(1994)给出了水平单层各向异性介质长偏移距动校正公式。常规的动校正大偏移距会出现子波严重的拉伸现象,通常我们直接把拉伸严重的区域进行切除充零处理,但是这样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比如会出现导致覆盖次数的减少,影响信噪比,影响AVO属性的分析等问题。
Rupert(1975)提出了最早的非拉伸NMO校正,使用blockmovesum(BMS)算法,但是可能会导致相邻的block的部分重叠。Shatilo(2000)等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固定时差校正法,在一定时窗的地震数据进行一个常量时移。Perroud和Tygel(2004)以及Masoomzadeh等人(2010)通过调整速度函数提出一个相似的NMO动校正方法。但是,所有上述方法都需要知道速度信息或者预先计算时距曲线,而所有能实际应用的时距方程都是近似的结果,在中远偏移距会有较大的剩余时差。
以下简述常规动校正中的子波拉伸方法:
对于一个水平的反射层,速度为V(t0)的时距曲线近似可以表示为:
其中,t0是零偏移距的双程旅行时,V(t0)是动校正速度Vnmo,t(x)则是对应于相应偏移距x的旅行时。对于多层的水平层状介质,Vnmo可以近似为均方根速度。因此,NMO的动校正量Δt可以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9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触摸互动拼接方法
- 下一篇:偏磁式消弧线圈自动跟踪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