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0004.5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强;张卫林;朱乐凯;方兰兰;杜卫彬;李竞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K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安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
在电动汽车电池向安全事故发展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对发生可能性等级的评价,来评价系统设计安全故事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对于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高于预期要求的,通过选用可采用技术手段来降低可能性,并对于系统整体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进行评估,直到系统整体安全性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达到预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汽车电池向安全事故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各种原因导致电池电失控,继发为热失控,热传递失控,起火,火传递失控,财物受损或人员受伤,严重伤害形成安全事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分为:原理上不能发生、满足特定极端条件可能发生、在规定使用条件范围内可能发生、在规定使用条件范围内容易发生,并分别给各等级赋予数值发生概率为0、0~(1/1,000,000),(1/1,000,000)~(1/10,000),(1/10,00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整体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为各个逻辑因果关联环节发生概率的乘积归结到最靠近的安全事故可能性等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某环节事件发生的概率,由行业公认的统计数据、经验公式算得,或者由专家评审组打分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高于预期要求,是指针对特定用途具备实用价值的一个概率,比如公交车要求人员严重伤害从原理上不能出现,车辆财物烧毁的概率要求低于万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技术手段来降低可能性,指采用某种技术后,某环节发生的概率能够明显下降;采用的技术包括主动安全设计和被动安全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安全设计包括下述措施的至少一种:
1)更改空调管路和顶棚线束走向,使高压舱内无管线直接进入乘客区;
2)高压舱采用独立结构,封闭隔断内(电池舱)填充防火材料,确保乘客区的安全;
高压舱内安装电池高温报警、烟雾报警,安装视频监视探头、管状干粉喷霖灭火器;
3)高压舱内安装纯电动空调,用于高压舱内储能系统降温;
4)将电机控制器从高压仓内移出;
5)将膨胀水箱移至发动机舱内;
6)纯电动车型全部取消电池舱通风管;
7)纯电动公交车选装电池自动灭火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安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安全设计包括下述措施的至少一种:
1)混合动力车型全部采用电池和高压柜的二级绝缘;
2)采用二路高压采集,完全避免高压误报;
3)对超级电容进行管理,温度超65℃时切断超级电容;
4)统一电池充放电温度:50℃时报警;55℃时降功率;60℃时切断;所有降功率及切断指令均由整车控制器发出;
5)混合动力车型均采用逆向串联控制,纯电动永磁电机滑行时整车控制器发零扭控制—防电容电池高速滑行过充;
6)预充逻辑及指令全部由整车控制器控制;
7)混动电池应用区间调整为65%-70%,确保电池温度控制及使用寿命要求;
8)正在试制液冷外循环电池系统,严格控制电池工作环境温度≤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00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季节大树移栽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秸秆茎叶分离机用定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