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0199.3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金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具体为一种枸杞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枸杞有很多民间叫法,如苟起子、枸杞红实、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红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红耳坠、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在宁夏枸杞主产区,宁夏省中宁县,农民们习惯称呼枸杞为“茨”,茨即蒺藜。这是由于野生枸杞与蒺藜相似,常被混采作烧柴,在民间把“茨”当作枸杞的俗名叫惯了。在中宁农村,枸杞园称为茨园,拘杞树称为茨树,枸杞枝称为茨条。于是,盛产枸杞的中宁农村又被称为茨乡,富有中宁地方色彩的文化也往往被冠以茨乡的称号,如茨乡戏、茨乡歌谣等。但是,在药材领域里,枸杞即枸杞子,不用茨果,茨实等称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高产的枸杞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枸杞的栽培方法,本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整地:选半阴半阳坡,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距水源较近的地方,每亩施撤肥或堆肥1510公斤左右,然后翻耕、耙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畦,翻26-31厘米,耙细耙平,作1.1-1.4米宽的平畦或31厘米宽的高垄;
(2)种子处理及播种:用41-51℃的温水,边搅拌边放人种子,至水温与手温差不多时,再放6分钟,然后将种子置于纱布内,用清水洗数次,再放在温度16-21℃室内砂堆上,每隔4-5小时用清水淋洗一次,6-7天种子裂口即可播种,播种采用撒播、条播或者撒播;
(3)田间管理:播后畦面用玉米秆、谷草或松杉枝等覆盖保湿,以后还需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当苗高约6厘米时将盖草逐渐揭掉,不可一次揭光,以防烈日晒死幼苗,当苗高约地厘米时已逐渐锻炼,增强了对光的适应力,可全部揭掉,也可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玉米不宜种太密,若过密把玉米下部叶打掉,亩高约11厘米时可间去过密的小苗弱苗,使保持株距2-4厘米,幼苗生长缓慢,应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以免草大根深,拔草时伤害参苗,或把旁边幼苗也一起投出,育苗地不需要施肥,要适当控制水分,幼苗期少浇勤浇,苗长大后可减少浇水次数,雨季注意排水,参苗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
(4)采收加工:枸杞一般于移栽二年后秋季收获,将挖出的枸杞,剪去藤蔓,抖去泥土,摊于晒场,晒至三、四成平呈柔软状,按粗细、大小,用手顺握成把,置木板上,用手揉搓后再晒,这样反复4-5次至晒干,南方多雨可用炭火炕,炕内温度控制在61℃左右,经常翻动,炕至根条柔软时,取出揉搓,再炕,同样反复数次直至炕干。
应用本方法栽培的枸杞亩产干货260-410公斤,高产者可达510公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作进一步出阐述。
一种枸杞的栽培方法,本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整地:选半阴半阳坡,土质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距水源较近的地方,每亩施撤肥或堆肥1510公斤左右,然后翻耕、耙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畦,翻26-31厘米,耙细耙平,作1.1-1.4米宽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
(2)种子处理及播种:用41-51℃的温水,边搅拌边放人种子,至水温与手温差不多时,再放5分钟,然后将种子置于纱布内,用清水洗数次,再放在温度16-21℃室内砂堆上,每隔3-4小时用清水淋洗一次,6-7天种子裂口即可播种,播种采用撒播、条播或者撒播;
(3)田间管理:播后畦面用玉米秆、谷草或松杉枝等覆盖保湿,以后还需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当苗高约5厘米时将盖草逐渐揭掉,不可一次揭光,以防烈日晒死幼苗,当苗高约地厘米时已逐渐锻炼,增强了对光的适应力,可全部揭掉,也可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玉米不宜种太密,若过密把玉米下部叶打掉,亩高约1 0厘米时可间去过密的小苗弱苗,使保持株距2-4厘米,幼苗生长缓慢,应注意及时松土除草,以免草大根深,拔草时伤害参苗,或把旁边幼苗也一起投出,育苗地不需要施肥,要适当控制水分,幼苗期少浇勤浇,苗长大后可减少浇水次数,雨季注意排水,参苗生长一年后即可移栽;
(4)采收加工:枸杞一般于移栽二年后秋季收获,将挖出的枸杞,剪去藤蔓,抖去泥土,摊于晒场,晒至三、四成平呈柔软状,按粗细、大小,用手顺握成把,置木板上,用手揉搓后再晒,这样反复4-5次至晒干,南方多雨可用炭火炕,炕内温度控制在61℃左右,经常翻动,炕至根条柔软时,取出揉搓,再炕,同样反复数次直至炕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金,未经吴明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0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