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狐尾藻的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0738.3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2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康;吴金水;印遇龙;吴飞;张宇喆;刘志强;冯泽猛;李铁军;黄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6;A23K1/165;A23K1/175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周栋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狐尾藻 猪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营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养殖废水的生态植物绿狐尾藻的功能性猪饲料。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肉类消费一直处在稳步增长期。20年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肉类消费增长了1倍,农民人均肉类消费量增长了2倍。肉类产品消费增加的背后是畜禽养殖业的规模日益扩张。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畜禽存栏量和畜禽产品年产量逐年增加,相应的对饲料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与之相比,我国的粮食总产量一直在5亿吨左右,饲料粮的供给并没有相应的增长,尤其是在推广玉米-豆粕型饲料之后,我国豆粕、鱼粉及玉米等优质饲料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蛋白和能量饲料紧缺,使得整个饲料资源供求关系具有精饲料缺、蛋白质饲料缺、绿色饲料缺和总量不足,即“三缺一不足”的特征。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以上,到2025年,我国饲料消费量将达到2.5亿吨,占粮食总消费的42%以上。但目前,我国蛋白质饲料自给率不足50%,其中鱼粉和大豆的70-80%依赖进口,饲用玉米的进口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饲料用粮的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中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饲料原料的短缺问题一直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畜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绿狐尾藻(Myriophyllumquaticum)具有适应性强、生物量积累较快和耐污染能力较强等特点,在富营养化湖泊的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较广,是水生植被恢复工程中被优先考虑的先锋物种之一。绿狐尾藻在富含氮磷的水体中生长迅速,对环境中氮的吸收能力强,绿狐尾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矿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以及含有多种酶和未知生长因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已经在浙江,湖南,广西,湖北,贵州,江西等多地开展了绿狐尾藻治理污水示范工程及推广工作,旨在消耗生态湿地中大量的绿狐尾藻,增加其附加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青贮饲料效果较差、不能被动物充分利用、存在环境污染等的不足,提供一种含绿狐尾藻的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含绿狐尾藻的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豆粕1—20、玉米40—80、绿狐尾藻粉1—90、豆油1—10、石粉0.4—1、磷酸氢钙1.15—1.85、食盐0.4—0.5、小苏打0.8—1.0、氯化胆碱0.06—1.0、赖氨酸0.22—0.64、DL-蛋氨酸0.02—0.33、L-苏氨酸0.03—0.24、防霉剂0.06—0.1、抗氧化剂0.05—0.1、脱霉剂0.04—0.1、耐高温植酸酶0.015—0.1、碘酸钙0.002—0.01、一水硫酸亚铁0.01—0.1、一水硫酸锰0.001—0.01、氧化锌0.006—0.1、亚硒酸钠0.002—0.03、无水硫酸镁0.27—0.1、五水硫酸铜0.001—0.01、猪用多维0.04—0.1、沸石粉0.8—1.92。
优选地,所述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豆粕5—20、玉米60—80、绿狐尾藻粉1—20、豆油3—10、石粉0.4—0.8、磷酸氢钙1.3—1.85、食盐0.4—0.5、小苏打0.8—1.0、氯化胆碱0.06—1.0、赖氨酸0.3—0.64、DL-蛋氨酸0.07—0.33、L-苏氨酸0.08—0.24、防霉剂0.06—0.1、抗氧化剂0.05—0.1、脱霉剂0.04—0.1、耐高温植酸酶0.015—0.1、碘酸钙0.002—0.01、一水硫酸亚铁0.01—0.1、一水硫酸锰0.001—0.01、氧化锌0.006—0.1、亚硒酸钠0.002—0.03、无水硫酸镁0.27—0.1、五水硫酸铜0.001—0.01、猪用多维0.04—0.1、沸石粉0.8—1.92。
优选地,所述猪饲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07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泥鳅水产品养殖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