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式截水沟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1100.1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水沟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整体式截水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截水沟应用广泛,在市政道路、房建、铁路、地铁、广场、园林绿化等方面都可以应用。截水沟由水篦子和集水坑组成。传统截水沟的做法是,水篦子是由厂家专门制作,集水坑的底和墙体多半是现场支模施工,也有部分厂家生产,水篦子生产和集水坑的生产施工完全分离,在施工项目现场再进行重新组装。传统的做法使得截水沟与场地容易存在标高差,水篦子和场地无法紧密对接,无法平顺衔接,影响使用、美观效果;现场支模比较麻烦,施工速度慢,会浪费大量模板,施工噪音也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的整体式截水沟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整体式截水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沟槽开挖,使沟槽的横截面与预先制作的截水沟相适配,所述截水沟为“口”字形整体结构,由底板、侧壁板和顶部的水篦子组成,侧壁板的下端与底板的端部连为一体,侧壁板的上端与水篦子的端部连为一体,在所述水篦子上开有进水口,该进水口从水篦子的顶面贯通至底面;
2)用混泥土做好沟槽基底,并使沟槽内侧壁平整,沟槽顶面与场地平整;
3)在截水沟的底面及侧面涂抹粘接材料,然后将截水沟放入沟槽中,使截水沟底板粘贴在沟槽基底上,截水沟侧壁板与沟槽内侧壁粘贴;
4)填缝处理,在截水沟侧壁板与沟槽之间的缝隙中先填入柔性填缝剂,再填入防水剂;
5)碾压截水沟,使截水沟水篦子的顶面与场地平齐。
本发明将传统的水篦子和集水坑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生产制作,使截水沟生产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成型的产品,工厂整体预制方便,灵活,样式多样,生产制作速度快,节约了生产原料。本发明现场施工方便,一方面截水沟整体性能好,受力强度大,不需要支模板,减少了装配或现场制作水篦子的工序,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减少了噪音污染;另一方面,施工操作简单,现场施工速度快,施工方式和铺地砖类似,施工速度显著提高,初步估计施工速度可提高50%左右,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所述水篦子的左右两端朝着相反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凸台,左右两边的凸台相对称,并且凸台的顶面与水篦子的顶面平齐。两边的凸台与沟槽上的台阶面相配合,起定位的作用,使整体式截水沟在沟槽内安装更快捷;同时,能够简化沟槽结构,使沟槽更好处理。
在所述水篦子上开有多排进水口,两相邻排进水口之间的距离相等,同排中两相邻进水口之间的距离也相等,所述进水口为圆形。以上方案一方面进水口分布均匀,不影响截水沟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在确保水流通过进水口进入截水沟内顺畅性的同时,能防止石块等杂物进入截水沟内。
同理,在所述水篦子上开有一排进水口,该进水口为长度明显大于宽度的长条形,两相邻进水口之间的距离相等。
为了便于加工制作,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结构强度,所述截水沟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同理,所述截水沟由铁或钢塑整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填缝剂为混泥土或沥青。
有益效果:本发明截水沟结构简单,能够进行统一生产制作,使截水沟生产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成型的产品,现场可以直接使用,基本不需要模板,增加了截水沟的受力强度,截水沟施工的工序少,操作简便,减少了噪音污染,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截水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截水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也是进水口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水口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进水口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沟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沟槽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截水沟安装完成后的一种示意图。
图9为截水沟安装完成后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截水沟安装完成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11为可拆卸式截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截水沟的第一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1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