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水紫陶釉下刻填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1804.9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荣 |
主分类号: | C04B33/24 | 分类号: | C04B33/24;B44C3/04;B44C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1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水 紫陶釉下刻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器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建水紫陶釉下刻填工艺。
背景技术
建水紫陶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是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陶器“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
现有技术中,建水紫陶在烧炼之后都要进行磨光处理,建水紫陶经过磨光后陶器表面色彩较为单调,而且对陶坯成型要求较高,这样成品率较低,而且磨光只能由人工完成,劳动力度大,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过程简单、成品率高、不需要人工打磨、成本低的一种建水紫陶釉下刻填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水紫陶釉下刻填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制泥:将选出的陶土捣成粉末,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
(2)、拉坯成型:制作陶胚;
(3)、书画装饰:由书画老师用墨在湿坯上进行书画装饰;
(4)、雕刻:刻工根据书画装饰用刻刀在陶坯上进行雕刻;
(5)、填刮:把雕刻掉的部分用白色或各种颜色的陶泥填满刮实;
(6)、修精坯:修坯工对刻填好的陶坯进行精修;
(7)、施釉:用喷枪在陶坯上均匀喷釉,釉的厚度应刚好能覆盖住陶坯上的刻填装饰;
(8)、凉坯:将施过釉的陶胚自然晾干;
(9)、烧制:陶坯凉干后入窑烧制,烧制温度约为1200度,时间大致为13个小时,均匀升温,烧制完成后即为成品。
采用以上工艺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本工艺制作的陶器既保留了建水紫陶传统的雕刻填泥工艺,又能呈现出釉的古朴多变与温润之气,烧制完成后无需磨光,能提高成品率,大大降低劳动力,降低成本,“釉下刻填”对于建水紫陶的后续传承与发展来说,均具有较大的创新价值和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一种建水紫陶釉下刻填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1)、制泥:将选出的陶土捣成粉末,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取上面的漂浆倒入另一只缸内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
(2)、拉坯成型:制作陶胚;
(3)、书画装饰:由书画老师用墨在湿坯上进行书画装饰;
(4)、雕刻:刻工根据书画装饰用刻刀在陶坯上进行雕刻;
(5)、填刮:把雕刻掉的部分用白色或各种颜色的陶泥填满刮实;
(6)、修精坯:修坯工对刻填好的陶坯进行精修;
(7)、施釉:用喷枪在陶坯上均匀喷釉,釉的厚度应刚好能覆盖住陶坯上的刻填装饰;
(8)、凉坯:将施过釉的陶胚自然晾干;
(9)、烧制:陶坯凉干后入窑烧制,烧制温度约为1200度,时间大致为13个小时,均匀升温,烧制完成后即为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荣,未经李俊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1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