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提高沸石生物附着和再生能力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1899.4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6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兰;张晶;王威;邓林煜;李瑞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高 生物 附着 再生 能力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能够提高沸石生物附着和再生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沸石生物挂膜时,菌悬液中加入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然后将沸石放置在菌悬液中进行生物挂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为N-(3-氧代己酰)-L-高丝氨酸内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3-氧代己酰)-L-高丝氨酸内酯的浓度为1μ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悬液中的碳氮元素质量比为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浓度为0.5~2.5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悬液为硝化菌菌悬液、反硝化菌菌悬液或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混合菌悬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悬液中的碳氮元素质量比为3~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石为天然沸石或铵吸附沸石。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制得的生物挂膜沸石用于修复底泥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18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