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片式重组竹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510672198.2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2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建平 |
主分类号: | B27G11/00 | 分类号: | B27G11/00;B27D1/04;B27J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唐银益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片 重组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竹材再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切片式重组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它调节着自然界中空气和水的循环,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保护着土壤不受风雨的侵犯,减少自然灾害,减轻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木材的需求逐年增加,过量采伐,导致全球森林正以每分钟38公顷的速度在消失,相当于155天消失一个大兴安岭,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重组竹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稀少,竹类是再生资源,每五六年就可以利用一次。竹材的开发和利用对减少森林木材的砍伐、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资料统计2014年就重组竹地板单项销售3500多万平方米,不包括竹家具和竹装饰板材等。重组竹材发展已有十五年,但在重竹板材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复杂人工量大,要求的技术指标难以控制,能耗大、成本高,质量稳定性差,始终存在产品质量缺陷,在与原木市场价格竞争中不占有优势,只有总量的3%左右,对竹材开发利用受到制约。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仍是当务之急。
目前生产重组竹工艺存在如下弊端:
一、竹片受外力压迫破碎后,有些地方竹丝有暗裂,浸胶后由于胶有粘度,渗不进去,水分子比较小易进入,但水份饱和后,胶就再也进不去,压制成型开片后,造成成品生产好后平面会开裂、挑丝、起毛等现象;因为暗裂处没有胶粘合,就会产生此情况;
二、竹材破碎后经过两次烘干和浸胶后有1-2%的碎屑跌落,原料损耗,造成成本增加;
三、浸胶池每月需要清底一次,把胶水用水泵抽起来装入胶水桶,抽干后,浸胶池底部会有几十厘米厚的沉淀物,是竹丝粉尘、小竹屑和胶等;由于竹丝在加工过程中要破碎,必定有一定的粉化和破碎后小的断竹屑产生,附着在上面,通过浸胶池浸胶后会自动脱离一部分,每天积累和胶结合在一起,很硬,靠人工挖掘,挖上来后又很难处理,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生产企业来说,这始终是个大难题,一直无法解决好;
四、浸胶后的烘干,因浸胶时间较长,该竹丝水份属饱和状态,一条烘房用工2-3人,八小时可烘6-7吨竹丝,因竹丝厚薄不均匀,出烘房的竹丝,薄的过于干燥,厚的还未达到要求(水份要求是15%左右),指标数据难以控制;
五、酚醛胶对水份相当敏感,竹材含水率12-18%压制固化后粘结强度最好,低于或者高于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产生次品板材。
如何能改进竹丝浸胶、烘干工序,降低损耗、保证质量、提高效益也是各生产厂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真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组竹生产过程中工艺复杂人工量大,破碎、浸胶和烘干能耗大、成本高,后处理困难,影响环境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需要经过破碎、快速浸胶和快速烘干的方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了电费、燃气费、人工费用,对扩大市场销售将起到积极作用重组竹的生产新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片式重组竹的制作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砍伐来的竹材根据生产重组竹市场的需求长度截断,将截断的竹材用撞机剖开,根据竹材直径大小,剖成若干竹片;
2)、将竹片通过破竹设备的刀片,以一破二、二分四、四分八的方式切剖开生成竹条;
3)、烘干或晒干;
4)、浸胶;
5)、将浸胶后沥干已不滴水的竹条进行烘干或晒干;
6)、用托盘堆放、养生;
7)、将堆放养生后的竹条装入模具压制,然后将带模具的竹条进入固化窑加温固化;
8)、将出固化窑的带模具竹条冷却进行脱模,堆放养生。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1)后先将竹片除青片,除黄片,除竹节,再进入步骤2)。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通过刀片将竹片分成1-6mm厚的竹条。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后将竹条进行碳化,碳化到浅、中、深色。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3)中将竹条烘干或晒干到小于等于10%含水率,步骤5)中将浸胶后沥干已不滴水的竹条进行烘干或晒干至10%~20%含水率,优选为15%含水率。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4)中的浸胶,是将竹条装框,用行车吊入浸胶池内,8~10秒后起吊,沥干;浸胶池深2.5-3米,四边及底部用混凝土浇注,加钢板焊接,胶水是酚醛胶配水,配比是1:1.5-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建平,未经宋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竹地板的加工工艺方法
- 下一篇:圆刀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