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全色-多光谱图像融合视频监控方法及其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2301.3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2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清;王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全色 光谱 图像 融合 视频 监控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全色-多光谱图像融合视频监控方法及其监控装置,涉及图像压缩与解压缩、监控领域、ARM、全色与多光谱图像融合、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在远程监控领域,前端的监控设备负责把采集的视频流压缩经过压缩后,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发送至远程监控终端进行解压缩,恢复出原视频流,实现无损压缩与解压缩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前人在此作了很多努力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王云会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压缩的视频实时传输方法,在发送图像数据前进行帧内压缩,然后分组发送,在接收端进行数据包接收、重组并解码,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拆包,组包的效率,视频传输的实时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有明显的提高。
视频监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因其直观、方便、信息内容丰富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金融系统、交通系统、公安系统、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等众多领域,是现代化管理、监测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监控对象的状态,使人们及时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智能视频监控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多摄像头可以监控更加广阔的范围,能够克服单摄像头监控范围有限的缺点。
ARM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价格的特点,近年来深受广大研究学者的热爱,用户可以根据各自的应用需求,从性能、功能等方面考察,在许多具体型号中选择最合适的芯片来设计自己的应用系统。由于ARM核采用向上兼容的指令系统,用户开发的软件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到更高的ARM平台。
图像融合是就将针对同一场景,同一时刻获得的两张以及以上来源不同的图像包含的信息优势结合起来产生包含更加全面信息的图像,从而获得对所监控区域内目标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融合后,便可以得到包含高光谱分别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为以后的各种研究工作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无线通信具有成本低廉、建设工程周期短、适应性好、扩展性好、设备维护容易等优点,在如今的通信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超文本传输协议现在发展的非常成熟,远程监控终端利用这种协议接收本地监控中心采集到的信息,安全迅速,而且远程终端的个数不受限制,有利于多个监控人员共同监察,这种方法还不受时间和距离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察看,非常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远程监控领域内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ARM通过多个摄像头对多区域并行监控,实现更广范围的监控图像,同时获取同一区域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在远程监控终端获取图像信息,并进行图像融合的基于物联网的全色-多光谱图像融合视频监控方法及其监控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物联网的全色-多光谱图像融合视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监控区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
步骤S2,本地监控中心获取步骤S1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并进行压缩;
步骤S3,远程监控终端通过无线通信获取步骤S2的由本地监控中心压缩后的图像信息;
步骤S4,远程监控终端对步骤S3获得的图像信息进行解压缩后恢复原图像,并实现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的融合。
在所述的步骤S1中的监控区设置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分别监管各自监控区域,实现对监控区360度全景监控,每个摄像头捕获各自监控区域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同一摄像头自动捕获全色彩图像与多光谱图像。所述的本地监控中心采用ARM对监控区进行图像视频采集,每个摄像头配备一个所述的ARM,并且每个摄像头前设置有一滤波片,所述的ARM通过定时器、触发器控制滤波片的开合。
在所述的步骤S3中,所述的本地监控中心与远程监控终端无线通信的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S31,在监控区内安装无线网络节点;
步骤S32,ARM通过无线网卡连接网络中心;
步骤S33,ARM采集摄像头捕获的全色图像与多光谱图像;
步骤S34,ARM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过超文本传送协议传输监控信息。
所述的步骤S34中,采用ARM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过超文本传送协议传输监控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41,ARM将获取的图像信息通过超文本传送协议上传到万维网服务器;
步骤S342,远程监控终端通过浏览器打开各个ARM的超文本链接,即向万维网服务器发送文档请求,获得许可后便观察到监控区的各种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集群渲染的多镜头编辑系统
- 下一篇:基于图像的监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