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吸附剂及其制备、再生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2529.2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安达;席北斗;杨昱;梁欢欢;张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10 | 分类号: | B01J20/10;B01J20/30;B01J20/34;C02F1/28;C02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刘戈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含油 废水 吸附剂 及其 制备 再生 方法 用途 | ||
1.一种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泡石;
致孔剂;
粘合剂;
溶剂;
其中所述海泡石、所述致孔剂、所述粘合剂和所述溶剂之间的质量配比为8~10:2~4:0.1~0.3: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呈粉末状,所述海泡石的平均粒径为74±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的组成成分包括:质量分数为58~65%的SiO2,质量分数为20~25%的MgO,质量分数为小于或等于2.71%的CaO,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10%的水,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9.29%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的pH值在8~8.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孔剂为MgSO4·7H2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田菁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
8.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致孔剂在加热条件下溶解于所述溶剂中;
(2)将所述粘合剂加入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中,搅拌并混合均匀;
(3)将所述海泡石加入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中,搅拌并混合均匀;
(4)将步骤(3)所得的吸附剂混合物挤压成条状、干燥至成型后,切割成颗粒状;
(5)将颗粒状的吸附剂加热活化;
(6)取出活化后的颗粒状的吸附剂,冷却后即得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吸附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颗粒的直径为2~4mm,长度为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活化的条件包括: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2~4h。
11.一种再生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使用过的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烘干至衡重;
(b)将步骤(a)中烘干至衡重的吸附剂加热再生;
(c)重复步骤(a)和(b)一次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1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再生的条件包括:再生温度为700℃,再生时间为4h。
14.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25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