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尾门的车身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3338.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友树;星卓也;本田诚治;藤田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尾门 车身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打开副车门的状态下能够供乘员顺畅地乘降、且能够供行李顺畅地取放的带尾门的车身结构。带尾门的车身结构(10)具有:设在车辆(11)的后部(11a)的后部开口(13);和对后部开口(13)进行开闭的尾门(15)。而且,车身结构(10)具有:设在尾门(15)上的副车门开口(35);和对副车门开口(35)进行开闭的副车门(40)。而且,将后下缘部(16)的上表面(踏板前上表面(62))与车门下缘部(36)的上表面(踏板上表面(88))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尾门的车身结构,具有对车辆的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在尾门上设有副车门开口,且具有对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的副车门。
背景技术
在带尾门的车身结构中,公知有如下结构:在车辆的后部设有对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在尾门上设有副车门,且通过副车门对尾门的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在尾门关闭的状态下,副车门开口配置在后部开口的车身后方。
另外,在尾门关闭的状态下,通过副车门使副车门开口开放,由此乘员能够经过副车门开口及后部开口而从车辆乘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4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认为专利文献1的带尾门的车身结构由于在车辆的后部形成有后部开口,并在尾门上形成有副车门开口,所以通过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和后部开口的下缘部而形成有层差。
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因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与后部开口的下缘部之间的层差而妨碍乘员顺畅地乘降、或行李顺畅地取放。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打开副车门的状态下能够供乘员顺畅地乘降、且能够供行李顺畅地取放的带尾门的车身结构。
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设在车辆的后部的后部开口;对上述后部开口进行开闭的尾门;设在上述尾门上的副车门开口;和对上述副车门开口进行开闭的副车门,使上述后部开口的下缘部的上表面、和上述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的上表面为大致同一平面。
方案2的特征在于,上述尾门呈将配置在车内侧的内面板、与配置在上述内面板的车外侧的外面板的各凸缘接合而成的闭合截面形状,在上述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中,将上述内面板的凸缘及上述外面板的凸缘接合而成的接合凸缘向上下方向伸出,并设有从上方覆盖上述接合凸缘的门侧踏板,上述门侧踏板的上表面形成上述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的上表面。
方案3的特征在于,上述门侧踏板具有从该门侧踏板的上表面朝向下方伸出、且向上述尾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肋,上述肋具有以收纳上述接合凸缘的方式形成的凹部。
方案4的特征在于,具有沿着上述尾门的上述接合凸缘延伸、且端部安装在上述接合凸缘上的镶条部件,上述门侧踏板具有:形成上述副车门开口的下缘部的一部分的中央踏板、和设在该中央踏板的端部上的角部,上述镶条部件的端部被上述角部覆盖。
方案5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后部开口上具有通过金属面板形成为闭合截面状的闭合截面部,在上述闭合截面部的上表面的上方配置有上述尾门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述闭合截面部的上方安装有车身侧踏板,该车身侧踏板的上表面形成上述后部开口的下缘部的上表面。
方案6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闭合截面部的上表面上设有独立的托架,上述托架配置在上述车身侧踏板的内部,且与上述尾门的下部的前表面相对。
方案7的特征在于,形成有从上述车身侧踏板的上表面朝向上述托架的上表面伸出的支承肋。
方案8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车身侧踏板的前表面上设有与上述托架卡定的卡定爪,在上述车身侧踏板的后部设有安装到上述闭合截面部的上表面上的安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3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