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视膜的新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3536.4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8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康承桂;王旭强;夏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58;A61L2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王宽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应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物视膜,其应用于眼科领域的组织修复,所述组织修复包括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葡萄膜炎青光眼、翳状胬肉手术、斜视手术、鼻泪管手术、眼窝手术、眼整形手术、结膜瘢痕组织重建手术、灼伤后修复手术和角膜溃疡手术;其制备方法包括:按预设比例配置高纯度I型胶原蛋白和冰醋酸水溶液后进行乳化;将乳化所得浆液进行抽真空之后浆液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胶原膜。本发明有益效果:制备的生物视膜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控制炎症反应;高纯度胶原无抗原性和排斥性;具有三维孔隙结构可引导纤维母细胞随机且离散增生;可抑制结膜瘢痕和结膜收缩,维持正常眼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生物视膜的新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眼科术后防止受损组织瘢痕形成的治疗中,常采用的抗代谢药物治疗方法存在不足之处,应用不慎甚至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生物医用材料是目前眼科研究的方向之一,而生物视膜是理想眼组织修复材料。
生物视膜主要原料为高纯度I型胶原蛋白,胶原蛋白主要分布在哺乳动物的结缔组织中,对动物和人体皮肤、血管、骨骼、筋腱、牙齿和软骨的形成都十分重要,是这些结缔组织的主要物质基础,分子量为300KD。胶原蛋白最普遍的结构特征是三螺旋结构,其由3条α链多肽组成,每一条胶原链都是左手螺旋构型。3条左手螺旋链叉相互缠绕成右手螺旋结构,即超螺旋结构,胶原蛋白独特的三重螺旋结构,使其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并且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胶原蛋白的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其在许多领域的重要地位,胶原蛋白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保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增殖能力和分泌基质;具有可控的降解时间;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对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可消毒性。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学材料的不断发展,在医疗领域以胶原蛋白为基础的产品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如本公司在先的专利,专利号为02121227.9,专利名称为医用胶原蛋白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就公开了一种医用胶原蛋白材料,其由牛肌腱组织为基料,经过除杂、清洗、酸碱酶处理、冷冻干燥、温度交联、及γ-辐射或环氧乙烷灭菌等工序制成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海绵状医用胶原蛋白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生物相容性好、可吸收等特点。
眼科领域中,青光眼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最主要的方式为小梁切除术,虽然这类手术应用广泛,但术后2年内失败率仍达15~25%。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外间质的合成(主要是胶原和葡糖氨聚糖的合成),以及继之发生的结膜下组织纤维化,从而使手术形成的外引流通道狭窄甚至关闭,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为成纤维细胞增殖,滤过性瘢痕形成。因此如何抑制术后滤过泡瘢痕化,即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纤维合成和抑制纤维血管肉芽组织形成是应用材料与药物治疗的关键。
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生物视膜有望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以抑制结膜细胞增生,防止瘢痕形成,维持滤泡功能,维持低眼压。该生物视膜在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时,并非抑制纤维母细胞,而是为眼内纤维母细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引导纤维母细胞离散地依附在基质的孔洞上生长,而建立一个以正常生理结构为主的眼内组织,从而抑制组织瘢痕化。将多孔生物视膜直接植入于小梁切除术造成的巩膜瓣上的结膜下空间可以减少滤过泡瘢痕化,从而提高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同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被临床公认为确切有效的药物。许多药物仅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而在临床试验中却并无抑制瘢痕的作用。临床上现在仍多采用术中联合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从而达到抗粘连的作用。但抗代谢药物存在许多副作用,如术后结膜瓣渗漏,角膜内皮损伤,有时甚至会造成伤口不愈合、组织坏死、低眼压、黄斑变性等严重后果,故临床应用比较慎重,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瘢痕物质来提高手术成功率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生物视膜取代以往眼科手术中所应用的抗代谢药物等副作用较大的治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3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