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煤镜质体的多维算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3546.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0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线葵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0 | 分类号: | G01N2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质体 多维 算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煤镜质体的多维算法及设备,采用电荷耦合面阵检测器CCD提取12个精度为0.001%的原始特征数据,采用多维限定算法对12个原始特征数据的平整度、大小、形状及色度逐级进行限定计算;对满足要求的数据进行下一级运算,对不满足要求的数据终止运算;对满足限定条件的计算结果再经界限函数进行限制,满足界限函数的识别煤为镜质体。其所采用的设备包括光学显微镜、三轴自控平台、电荷耦合面阵检测器CCD和连接接口。本发明可直接提取高精度的原始数据,并采用三轴联动自控平台,使得样品的位移控制为微米级别,逐级、快速、准确的辨别煤种镜质体,镜质组识别精确度接近100%,解决了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时效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化工领域识别煤中镜质组及其检测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识别煤镜质体的多维算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煤的镜质组反射率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时效性差。因此企业急需一种自动检测方法及设备代替人工检测。目前自动煤岩检测设备可分为3种:光度计法、图像法和多特征镜质体识别法。其中:光度计法仅适合人工检测;图像法在检测过程中受到不同煤阶煤镜质组灰度高低不同的影响,且对图像的焦距要求严格,因此误差较大;而多特征镜质体识别方法在运算过程中需要10组参数同时参与运算,因此运算量大,检测速度慢,且样品的位移和准焦过程中控制精度不足,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煤镜质体的多维算法,通过提取12个精确到0.001%的原始数据做为参数,经平整度、大小、形状、色度参数逐级限定,再经过动态变量的限制,逐级、快速、准确的辨别煤种镜质体测得反射率,并采用三轴联动自控平台,使得样品的位移控制为微米级别,样品的位移及准焦控制精确,解决了人工检测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时效性差的问题,并简化了数据的计算量;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用于实现此算法的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识别煤镜质体的多维算法,采用电荷耦合面阵检测器CCD提取12个精度为0.001%的原始特征数据,采用多维限定算法对12个原始特征数据的平整度、大小、形状及色度逐级进行限定计算;对满足要求的数据进行下一级运算,对不满足要求的数据终止运算;对满足限定条件的计算结果再经界限函数进行限制,满足界限函数的识别煤为镜质体。
一种自动识别煤镜质体的多维算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由数据提取精度为0.001%的电荷耦合面阵检测器CCD直接提取每一检测单元12个原始特征数据参与运算;
2)将12个原始特征数据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a.平整度限定:
S
S
S=S
式中:S为计算结果;X
当S值≤0.2时,满足平整度限定要求并进行下一级运算,对不满足该限定的数据终止运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唯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3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