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向移动传感器网络三维空间路径自主部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3709.2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8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励;杨明华;杨朝玉;王云会;胡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传感器网络 三维空间 有向 部署 虚拟力 过程转化 路径覆盖 目标路径 自主移动 构建 转动 虚拟 协同 覆盖 | ||
1.有向移动传感器网络三维空间路径自主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前节点获得需要部署到的目标路径的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节点的有向传感器需要指向的目标点的位置信息;
S2:计算当前节点与邻居节点之间的邻居虚拟力;
S3:计算当前节点与目标路径之间的目标路径虚拟引力;
S4:计算当前节点所受到的邻居虚拟力和目标路径虚拟引力的合力;
S5:当前节点沿合力方向移动一个单位步长;
S6:计算当前节点的有向传感器方向与目标方向之间的角度偏差;
S7:调整当前节点的有向传感器的方向,使当前节点的有向传感器方向指向目标方向,返回步骤S2继续执行,直到所有节点部署到目标路径上,
所述有向移动传感器网络由带有自主移动装置和有向传感器的节点组成,节点的感知范围是一个圆锥体,节点位于圆锥体的锥顶,感知范围能平动或转动,转动是以锥顶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有向移动传感器网络的节点P的感知模型用一个八元组<P(x,y,z),θ,C,R引,R斥,L,T,S>表示,其中,P(x,y,z)表示三维空间中的节点P的位置坐标;θ表示节点P的有向传感器的感知角度;R引表示节点P的最大通信距离,也是节点间产生虚拟引力的最大距离;C表示节点P的感知范围的外接球的球心坐标,外接球半径为R外,R外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R斥表示节点间产生虚拟斥力的最大距离,R斥小于等于R引且大于等于R外;L表示目标路径,是节点P的最终部署位置;T表示目标点坐标,指示节点P的方向传感器最终指向的方向;S表示节点P的邻居节点集合,邻居节点是指与节点P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最大通信距离R引的节点,
所述步骤S2进一步包括:
S21:设当前节点为Pn,当前节点Pn获得所有邻居节点集合S={P1,P2,…},计算当前节点Pn对应的外接球球心Cn,以及每个邻居节点Pm∈S对应的外接球的球心集合C={C1,C2,…};
S22:计算当前节点Pn的外接球球心Cn与每个邻居节点Pm∈S的外接球的球心Cm之间的距离如公式(2)所示:
S23:分别计算当前节点Pn的每个邻居节点Pm∈S对当前节点Pn的单邻居虚拟力,其中单邻居虚拟力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
其中,k斥和λ斥为斥力系数,k引和λ引为引力系数,为单位向量,表示由当前节点Pn的外接球球心Cn指向邻居节点Pm∈S的外接球球心Cm的引力方向;
S24:根据所有单邻居虚拟力计算当前节点Pn的所有邻居节点对当前节点Pn产生的邻居虚拟力邻居虚拟力的计算如公式(4)所示:
所述步骤S6进一步包括:
S61:由当前节点Pn指向其外接球球心Cn的单位向量为由当前节点Pn指向目标点T的单位向量为与之间的夹角为α,夹角α的计算如公式(6)所示:
S62:若α≤π,节点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角度为α,否则为逆时针旋转2π-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37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