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式储油罐切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3864.4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1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禹;吕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34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储油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采掘领域,特别是一种光电式储油罐切水装置,本发明还可以用于比重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离。
背景技术
储油罐切水就是将沉积在储油罐底部的积水从油罐中排放的过程。在石油、石化及油田开发、化工、炼油等领域的储运系统中,常常会遇到油品(如:原油、柴油、汽油、煤油、蜡油、润滑油等)需要切水的问题。现有的切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遍采用的人工切水,通过人工开关设置在罐体底部的阀门,将罐内的水排除;另一种是自动切水,主要有浮体式、机械式、电子式等几种方法,来实现罐内水的切除。人工切水要求操作人员切水时不能离开现场,否则,储罐内的水切完后,油品就会被切出,造成跑油事故,劳动强度高。自动切水的方法,目前效果尚不理想而没有推广使用。多数的原因是安装不便、维护困难、检测不灵敏,油品附着后造成失灵、造价昂贵等。
机械式的自动切水装置,其中的活动部件易受到油液的包覆,从而影响活动部件的动作,切水不够可靠,持续工作时间短。
中国专利文献CN203128170U,公开了“一种储油罐无动力安全型智能切水装置”,通过设置在管路中的传感器对水中的含油率进行检测,能够实现自动切水,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管路中的空间较小,传感器的检测不灵敏,且油品易漂浮在传感器的周围,从而使切水效率较低,并且在切水过程中无法自动回油,油品存在浪费的问题。该文献中也未公开传感器的具体结构。
中国专利文献CN204027650U,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油水分界面的传感器”,其能够精确检测出油水分界面,并且效率高、劳动强度小、安全性高。通过从上到下多个传感器的方式,检测水和油的分界面,存在的问题是油液进入到这种结构的传感器中不易清理,造成检测精度不高,从而影响持续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电式储油罐切水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切水,并且持续工作时间长,在优选的方案中,能够实现自动回油,且检测不影响切水操作,能够实现自动连续切水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电式储油罐切水装置,在储油罐底部位置设有用于切水的管路,管路中至少有一部分为透明材质,在管路上设有用于检测含油率的光电检测装置,光电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与位于管路的排液电磁阀电连接。
所述的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
第一管路连接储油罐和混合筒的顶部,第一管路上设有截止阀;
第二管路连接混合筒的底部和缓冲罐的顶部,第二管路上设有光电检测装置;
缓冲罐的底部设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上设有排液电磁阀。
混合筒的顶端低于储油罐的底端。
第一管路与混合筒的顶部切向连接,以使液体流动过程中在混合筒的混合腔内充分混合。
在缓冲罐内设有加热管。
第二管路上设有并联的第一支路管和第二支路管;
第一支路管上设有光电检测装置,第二支路管上设有检测阀。
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中,包括透明的供液体通过的检测狭隙,在检测狭隙的一侧设有标尺光栅和光传感器,检测狭隙的另一侧设有透镜和光电管。
所述的光电检测装置中,包括透明的供液体通过的检测狭隙,在检测狭隙的一侧设有光传感器,检测狭隙的另一侧设有光电管。
在检测狭隙与光电管之间设有匀光板。
所述的排液电磁阀为开度控制电磁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电式储油罐切水装置,通过设置的光电检测装置,能够方便检测到切水操作的液体中的含油率,从而根据含油率控制排液电磁阀的启闭,从而实现切水自动控制。设置的混合筒有利于液体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光电检测装置,采用色选或光栅位移检测的方式,由于光电检测装置不与混合液体接触,因此持续工作时间长。设置的缓冲罐能够避免因为光电检测装置检测以及自动控制的滞后性而造成的跑油浪费,而且当排液电磁阀被关闭后,在缓冲罐内的油能够通过浮力回流到储油罐内,进一步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光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光电检测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3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