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I、LCD 及两者的制备方法、光配向层组合物、配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4347.9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 lcd 两者 制备 方法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光配向层组合物、光配向层的配向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取向层取向后对比度低、产生亮点等问题。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光配向层组合物、光配向层的配向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由于采用包括上述聚酰亚胺的光配向层,只需在光配向时进行两次照射即可完成光配向,节省了清洗工艺、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工艺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光配向层组合物、光配向层的配向方法、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小尺寸的手机、摄像机、数码相机,中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大尺寸的家用电视到大型投影设备等,液晶显示装置不仅轻、薄,而且在画质及响应速度方面也逐步媲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CRT),TFT-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的普及。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工业化生产一般包括阵列工艺,彩膜工艺,成盒工艺,模组工艺。
配向工艺是成盒工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配向工艺分为传统的摩擦工艺和光配向工艺。
传统摩擦工艺由于摩擦辊在对取向层的摩擦过程中,辊子上的颗粒会产生脱落、并且在凸凹不平处取向效果有限,产生亮点、降低对比度,单独采用摩擦工艺的配向效果如图1所示。
光配向(Optical Alignment),是利用包括特定的聚酰亚胺(Polyimide,PI)材料的取向层,使用特定方向的紫外光进行照射形成取向层的初始取向。
光配向是利用异向性能量的紫外光源照射取向层,使取向层表面的高分子结构发生不均向性的光聚合、转换或裂解反应,导致薄膜表面产生异向性分布的范德华力,进而诱导液晶分子排列。
光配向相对于摩擦取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抗静电能力强,对比度高,异物少,无摩擦条纹等方面;但是,一般的光取向在取向后需要对取向层裂解的物质进行清洗工艺,工艺步骤复杂、工艺成本高;而且,单独的光配向虽然相对于摩擦取向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中间像素具有亮点和对比度低的问题,单独采用光配向的效果见图2。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光配向层组合物、光配向层的配向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四元酸和二元胺进行反应生成聚酰亚胺前体;
将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和二元醇进行反应生成聚酰亚胺。
优选的,所述将四元酸和二元胺进行反应生成聚酰亚胺前体的步骤中,所述四元酸和所述二元胺物质的量比为1:(0.5-2);
所述将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和二元醇进行反应生成聚酰亚胺的步骤中,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和所述二元醇物质的量比为2:n;
其中,n为800-2000之间的任意整数值。
优选的,所述四元酸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所述二元胺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所述聚酰亚胺前体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其中,n为800-2000之间的任意整数值;R1、R2、R3,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烃基团;
所述二元醇具有以下结构通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4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