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藻打捞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4477.2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明;孙阳;马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藻 打捞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蓝藻打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导流围隔对水体上漂浮的蓝藻进行导流富集,通过平台底部所设置的涡井取藻器在潜污泵的驱动下吸取水体表层的蓝藻浆以将蓝藻浆通过支路管道汇入主管道,并在主管道中设置阀门、流量计及浓度计以对流经主管道内的蓝藻浆的流量及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当蓝藻浆浓度低于设定浓度值时,潜污泵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断电;所述涡井取藻器包括顶部具开口的内筒,部分活动收容内筒的外筒和连接内筒内壁的筛盘;所述平台上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连接件与筛盘固持,所述筛盘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升降,从而调整内筒开口至水面之间的距离。
2.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围岸固定的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设有多个涡井取藻器,与涡井取藻器底部相连通的潜污泵,潜污泵通过分支管路与主管道相连通,所述主管道中设有多个阀门、至少一个流量计和至少一个浓度计,与平台连接并收容涡井取藻器的升降井,所述升降井的顶部设有电机;所述涡井取藻器包括顶部具开口的内筒,部分活动收容内筒的外筒和连接内筒内壁的筛盘,电机与筛盘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筛盘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升降,从而调整内筒开口至水面之间的距离;以及,至少分别电性连接潜污泵、阀门、流量计与浓度计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上位机相通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顶部开口处的内径大于内筒底部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由横截面均为圆形的第一内筒段与第二内筒段组成,所述第一内筒段的内径大于第二内筒段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段的高度为1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段的环状底壁上设有一个用于检测水体表层蓝藻浓度的探测仪,所述探测仪与控制系统相互通讯,当探测仪检测到位于第一内筒段的蓝藻浓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探测仪向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号,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报警信号向电机发送驱动信号,以通过电机的转动驱动连接件对内筒进行升降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潜污泵连接的时间继电器,所述时间继电器与控制系统相通讯,所述潜污泵还有一个排水管,所述控制系统至少计算第二内筒段的容积并根据潜污泵的流量,以在蓝藻未达到潜污泵时将不含蓝藻的水从排水管中泵出,并在蓝藻达到潜污泵时将蓝藻泵入分支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杆、钢丝绳;所述电机包括直流伺服电机、直流步进电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微处理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仪包括叶绿素分析仪、蓝藻荧光仪。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井的顶部设有若干销孔,所述平台上设有与销孔配合设置的拉销,所述拉销与销孔相互卡持以固定并调节升降井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44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管与厚壁钢管复合空心再生混凝土桩
- 下一篇:一种易安装的生态水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