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4764.3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乔振松;杨晓朋;曹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86 | 分类号: | H01G11/86;H01G1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物 mnxoy 薄膜 电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MnxOy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因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率快、超低温特性好等特点特征,在汽车、通讯设备、军事、储能和工业用UPS等各个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根据电极材料的储能机制,超级电容器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是利用以碳纤维等碳材料和电解质界面形成的电荷分离储能电荷,但其储存电荷能力有限,电容量很低;而赝电容超级电容器是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钌、氧化锰等材料或导电聚合物如聚苯胺、聚噻吩等材料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上发生质子吸附/脱附或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来储存电荷,可获得比双电层电容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MnxOy因具有较高的比电容量(理论比电容量达到1370Fg-1),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等新型的储能领域,被认为是过渡金属氧化物中一种最具有开发前景的电极材料。但是由于MnxOy电极材料自身导电性能差,不利于电解液中离子的扩散和电子的传输,同时利用传统的制备MnxOy电极材料的方法如水热法、化学合成法等制备的MnxOy电极材料往往结构堆积紧密,难以对电极材料微观结构进行有效的生长调控,不利于增大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也不利于内表面电极材料参与电荷储存,从而难以获得具有高功率量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获得一种“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电极材料,该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良好和较大比表面积,从而具有高比容量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得的“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从而提高了MnxOy薄膜的导电率,使得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沉积的过程中在对电极和电化学工作站之间串联了一个可调控的电阻。制备方法如下:
1)将阻值为100Ω~100GΩ的电阻串联于对电极和电化学工作站之间,将对电极、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置于浓度为0.1M~2.5MMn(CH3COO)2或MnSO4溶液中,在电流为0.01mA~20mA和电压0.01V~5V条件下沉积0.1~60分钟,得到锰氧化合物薄膜。
2)将Mn(CH3COO)2或MnSO4溶液换成浓度为0.01-6MNaSO4溶液,利用循环伏安或恒流充放电技术多次充放电,对MnxOy薄膜进行电化学退火,得到“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电极材料。
3)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干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方法制备的产物为“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该薄膜球状表面由很多层状纳米片构成,具有大的比表面积。
(2)所制备的“锰氧化物烯”MnxOy薄膜在进行电化学测试时表现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且电化学性能比较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4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