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薇种子处理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6018.8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C1/08 | 分类号: | A01C1/08;A01C1/00;A01N47/34;A01N47/14;A01N43/653;A01N43/52;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薇 种子 处理 预防 白粉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薇的病害防治,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紫薇种子阶段的处理增强紫薇的抗病害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紫薇,别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西洋水杨梅、百日红、无皮树,拉丁文名:LagerstroemiaindicaL.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7米;树皮平滑,灰色或灰褐色;枝干多扭曲,小枝纤细,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室背开裂;种子有翅,长约8毫米。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根、皮、叶、花皆可入药。
但紫薇在生长过程中易得白粉病。表现症状: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芽及花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小粉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褪色斑块,花受侵染后,表面被覆白粉层,花穗畸形,失去观赏价值。受白粉病侵害的植株会变得矮小,嫩叶扭曲、畸形、枯萎,叶片不开展、变小,枝条畸形等,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目前主要防治方法:①加强施肥,注意排水以免湿度过大;②减少侵染源,结合秋、冬季修剪,消除病枯枝并集中烧毁,生长季节注意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梢。
防治过程相对复杂,而且治疗效果不佳,一旦得了白粉病将大大影响紫薇的观赏性。
目前对紫薇的白粉病的防治过程基本都停留在成年紫薇的防治,发病是单一使用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倍液进行治疗,喷晒量大,对环境易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紫薇种子处理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在种子阶段就开始进行病害防治,大大降低的紫薇白粉病的发病率而且提高了紫薇种子的出芽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对紫薇种子的处理来预防紫薇白粉病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紫薇种子处理预防白粉病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共计4个步骤,(1)对种子进行初步消毒处理,用0.2%的高锰酸钾浸泡2个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3次,以去除残留的高锰酸钾;(2)冲洗干净后将种子放入温度约为45-50℃的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高温的水可以进一步消毒,对种子携带的病菌进行催灭,15分钟后加入凉白开将水温降至25℃,浸泡6个小时,浸泡后捞出种子晾至两成干;(3)晾干后的种子放入改良1/2MS+6-BA0.03mg/L+NAA(0.02-0.05)mg/L++IAA(0.01-0.03)mg/L+IBA(0.03-0.05)mg/L培养液中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先黑暗处理培养1-2天,然后光照强度为2000lx,培养10-40天,待种子出芽;(4)将出芽后的种子移至2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稀释液+30%甲基托布津1500倍稀释液+20%粉锈宁(即三唑酮)乳油倍1000倍稀释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0倍稀释液的混合液,浸种10分钟;(5)无菌水冲洗4-5次,每次冲洗3-5分钟。得到无菌芽苗。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对紫薇的种子进行上述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的紫薇白粉病的发病率而且提高了紫薇种子的出芽率,而且本发明突破了以往对种子的消毒仅限于出芽前,实际上在种子出芽后进行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更优。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福氏紫薇进行繁殖,萌发率达到90%以上,白粉病的得率降低了至少5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未经丹阳市香逸林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6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栽机及其栽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农机用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