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关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7046.1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9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佳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晟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关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关节。
背景技术
连接关节一般用于两个物体之间的连接,现有的连接关节通常设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并通过连接轴进行连接,现在的连接关节通常需要将连接轴松动,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产生适当的缝隙,才能实现将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变化,当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到达所需角度后,还需要通过将连接轴收紧,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端紧密贴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实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角度的固定,但是如果遇到与第一连接件所连接的物体的重量较大时,物体在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向下的力会大于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因此会导致,第一连接件克服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这样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
因此,如何避免在将第一连接件定位后第一连接件受物体自身重量的影响持续向下旋转的情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关节,避免了在将第一连接件定位后第一连接件受物体自身重量的影响持续向下旋转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关节,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端尾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端尾之间通过连接轴铰接,还包括:
碟形弹片,所述蝶形弹片套接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与第二连接端头之间设有裂缝,所述裂缝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头延伸至所述连接轴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连动件,所述连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的摩擦板和套接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外壁上的旋转轴,所述摩擦板与所述旋转轴固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端尾与所述旋转轴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连动件两侧。
优选地,所述摩擦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内侧的面上设有排料槽。
优选地,所述碟形弹片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碟形弹片均分布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外侧。
优选地,还包括固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端尾顶部的定位凸台。
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关节,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并且第一连接端头与第二连接端头之间设有裂缝,裂缝从第一连接件的端头延伸至所述连接轴表面,因此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当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同时连接到同一物体上时,当该物体有相对于运动的趋势或正在运动时,由于第一连接端头与第二连接端头的位置不同,导致受力也不相同,因此当物体向下运动时,第一连接端头与第二连接端头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第一连接端头与第二连接端头之间的裂缝将会收缩,并且又因为裂缝从第一连接件的端头延伸至连接轴的表面,因此当裂缝收缩后,第一连接件的端尾将连接轴卡紧,导致第一连接件的端尾与连接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如物体还需向下运动,就需要提供更大的外力以克服增大的摩擦力。
这就避免了在将第一连接件定位后第一连接件受物体自身重量的影响持续向下旋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关节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关节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关节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关节的连动件的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连接关节的连动件的结构侧视图。
附图中,1为第一连接件,11为第一连接端头,12为第二连接端头,13为裂缝,14为定位凸台,2为第二连接件,3为连接轴,4为蝶形弹片,5为连动件,51为旋转轴,52为摩擦片,53为排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晟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晟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