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透气毡透气性测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7061.6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毡 透气性 透气性测试 固化过程 高温高压状态 专用仪器设备 实验室条件 传统评价 定量计算 目标样本 真空袋 定性 保证 |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透气毡透气性测试的方法,传统评价透气毡透气性的方法须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专用仪器设备进行定量计算,且无法真实评价透气毡在固化过程中(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透气性。本发明以企业现有透气毡作为目标样本,利用7400、DPT1000真空袋固化过程中掉色的特性,采用定性比较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的评价透气毡透气性的方法。缩短了选用新型透气毡所需时间,降低了选用成本,保证了选用质量。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透气毡透气性测试的方法,属于测试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
透气毡是复合材料构件毛坯成型固化时,在工作温度和压力下能够排出气体,保持真空通路的纤维织物或纤维毡状材料。其透气性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成型后复合材料构件质量的好坏。
一般透气性指标为透气率,根据GB/T 5453-1997(ISO9237:1995)《纺织品织物透气性的测定》,透气率可通过在规定的压差条件下,测定一定时间内垂直通过试样给定面积的气流流量计算得出。在企业选用新产品时,这种衡量透气毡性能优劣的方法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1.需要准备相关仪器(如试样圆台、夹具、橡胶垫圈、压力计或压力表、气流平稳吸入装置(风机)、流量计、容量计或测量孔径等),且在实验室环境中测量。须投入较多资金和试验维护费用。一般企业不具备以上试验条件;
2.试验的压降最高仅为0.5kPa,且只能在室温下测量。而一般真空袋/热压罐法成型复合材料时,固化压力最高可达0.78MPa,温度最高可达190℃。该方法无法真实评价新、旧两种透气毡在固化过程中(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透气性。
现有测试方法仅能在0.5kPa,室温下测量透气毡透气性能。但一般真空袋/热压罐法成型复合材料时,固化压力最高可达0.78MPa,温度最高可达190℃。透气毡为疏松结构,透气性能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较大,现有测试方法无法评判高温高压下透气毡透气性能,不能满足复合材料制造企业对透气毡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设计提供了一种用于透气毡透气性测试的方法,其目的是以企业现有透气毡为目标样本,利用7400、DPT1000真空袋固化过程中掉色的特性,采用定性比较的方法,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便快捷的、适用于企业操作的定性评价备选透气毡透气性的方法。其目的是缩短了透气毡选用周期、节约了选用成本、保证了选用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种用于透气毡透气性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是:
步骤一、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模具(1),金属平板模具(1)的平面尺寸为1M*1M,其中一个作为标本测试模具,另一个作为样本测试模具,在标本测试模具上铺三层N10透气毡,每层透气毡厚度为4~5mm,外面铺一层7400真空袋,再用真空密封剂糊制真空袋;
在另一个作为样本测试模具上铺三层N10-AA透气毡,每层透气毡厚度为4~5mm,外面铺一层7400真空袋,再用真空密封剂糊制真空袋;
步骤二、对两个模具空抽真空,并保持真空度在0.08~0.10MPa范围内,然后进行升温固化,固化温度为180±5℃,保温时间为180±10min,固化压力为0.6±0.05MPa,固化及冷却过程的升降温速率为1~3℃/min;
步骤三、观察固化后两个真空袋内的透气毡每一层的颜色变化;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三的测试过程,区别是在作为样本测试模具上铺三层WF330透气毡,每层透气毡厚度为4~5mm,外面铺一层7400真空袋,再用真空密封剂糊制真空袋;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到步骤三的测试过程,区别是:
在作为标本测试模具上铺三层N10透气毡,每层透气毡厚度为4~5mm,外面铺一层DPT1000真空袋,再用真空密封剂糊制真空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