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7192.4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36/85;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蕴毒腐溃型 褥疮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褥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说称之为“压迫性溃疡或压疮”。以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特点,多发生于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保护而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如肩胛、肘部、骶尾部、足跟等处。西医药物的压疮治疗原理多基于控制感染、抗菌消毒、营养局部组织等。常用的方法有患处涂抹碘伏、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白蛋白等。但是,局部使用这些药物很容易引起细菌耐药,另外各种抗菌素的使用会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中医学称褥疮为“席疮”,因久着床褥生疮而命名。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行业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褥疮的诊断标准,分为气滞血瘀型(局部皮肤出现褐色红斑、微肿、继而紫黯水肿或有破损。苔脉随原发病而异)、蕴毒腐溃型(褥疮溃烂、腐肉及脓水较多或有恶臭,重者溃烂可深及筋骨,四周漫肿,伴有发热或低热,口苦且干,形神萎靡,不思饮食,舌红,苔少,脉细数)、气血两虚型(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新肌色淡,愈合缓慢,伴有面色白,神疲乏力,纳差食少,舌质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在医院治疗褥疮的方法中,对于褥疮的治疗西医治疗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复发,花费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的产生是因人体脏腑、经络、皮毛、肌肉、筋骨、精髓、气血、津液等受邪,从而表现出阴阳失去平衡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而褥疮的产生也离不开上述的范畴。针对褥疮形成过程中脏腑功能虚弱的特点,在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采用中药口服与外治并举的方法,能够标本兼治,特异性好。
发明内容
发明人以传统中医辩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湿性愈合理论,对祖传秘方进行再次技术创新,同时不断地接受实践的检验,并逐渐完善,提供了一款效果显著、特异性较高的治疗蕴毒腐溃型褥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所述内服药物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之功,所述外用药物具有去腐生肌之效,内外兼治,特异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由内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组成;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耆15-35份、当归8-13份、生地黄8-20份、白术9-15份、辣蓼草10-30份、大枣5-10份、积雪草15-30份、甘草6-11份;
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刘寄奴15-30份、八仙草15-45份、猫抓草10-20份、马鞭草8-13份、白芷5-15份。
虽然本发明组方中的个别单味药虽然具有治疗褥疮的作用,但均不足以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了增加内服药物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与外用凝胶剂配合使用以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的筛选组方试验,进一步优选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耆25-30份、当归8-13份、生地黄13-17份、白术11-15份、辣蓼草18-24份、大枣5-10份、积雪草20-25份、甘草6-10份;
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刘寄奴24-30份、八仙草30-36份、猫抓草10-15份、马鞭草8-13份、白芷8-12份。
优选出的较佳方案之一为:一种治疗蕴毒腐溃型压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在于所述内服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耆25份、当归12份、生地黄15份、白术12份、辣蓼草20份、大枣8份、积雪草20份、甘草8份;
所述外用药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刘寄奴25份、八仙草30份、猫抓草12份、马鞭草10份、白芷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