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的可调式大葱定植器及定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7193.9 | 申请日: | 2015-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钰;江丽华;刘兆辉;张建军;石璟;魏建林;李国生;谭德水;王梅;姚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调式 大葱 定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的可调式大葱定植器及定植方法,属于农业生产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大葱为百合科、葱属,二三年生草本植物,产量高,栽培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它不仅是国内重要的周年均衡供应蔬菜,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我国北方大葱产区多育苗移栽,此前需要先起葱沟,沟深20‐30cm,宽30‐45cm,行距60‐90cm。移栽多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干插法,靠人工开沟,把葱苗顺次排列在沟内,填土压实后浇水即可。这种方法简便省工,但填土时容易将葱苗压弯,收刨时葱白基部常见有弯,有损外观。另一种是湿插法,即先在葱沟内浇水,后将葱苗摁入土中。这种方法不足之处在于葱插入土中的深度和间距受人为影响大,常造成葱苗深浅不一,不利于后期培土,影响葱白生长;再者间距排列不均,使葱长大后粗细不匀,规格不一。这两种方法均会影响大葱的出口产品质量。专利文件CN201523526U提供了一种大葱栽培定植器,能够实现大葱栽培时的等深、等距和垂直。但其适用于干插法,对于湿插法操作有难度;其定植距离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调整。专利文件CN103004347A同样适用于干插法,且需要两人操作完成,对葱苗质量要求高。目前,还缺乏适用于湿插法,且可以实现大葱定植距离可调、栽培等距、垂直和深度可控的大葱定植器具,以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为适用于大葱湿插法,且能克服人工栽培大葱产品质量不稳的问题,设计的一种简易的可调式大葱定植器。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定植器的定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简易的可调式大葱定植器,包括手柄、柄杆、定深杆、定距杆和秧叉,所述柄杆的一端连接手柄,柄杆的另一端连接秧叉,所述定深杆与柄杆活动连接,所述定距杆与定深杆活动连接。通过定深杆与柄杆活动连接,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定深杆在柄杆上的位置,用以确定定植深度;定距杆与定深杆活动连接,通过调节定距杆在定深杆上的位置,用以确定定植间距。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定深杆通过定深螺丝与柄杆活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定深杆内部中空形成中空腔,所述定距杆位于定深杆的中空腔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定距杆通过定距螺丝与定深杆活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定距杆为直角L型杆,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与定深杆活动连接,竖直部末端为尖头。尖头方便定距杆在使用过程中于土壤中留下印记。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柄杆上设有柄杆刻度标。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定距杆上设有定距杆刻度标。通过增加刻度标使距离数字化,定植更加精准。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简易的可调式大葱定植器还包括胶套,所述胶套套接于秧叉。用以保护秧苗,避免插秧时损伤秧苗。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秧叉为中部弯曲的秧叉圆柱体,中部弯曲处为弧形,秧叉圆柱体弯曲的两端形成的夹角为α,45度≤α≤90度,可以最大限度的贴合葱根,方便定植。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柄杆为长20‐30cm,直径0.5‐1cm的圆柱体;所述的定深杆长3cm,所述的定距杆水平部长3cm,竖直部长2cm,秧叉为长2‐4cm、直径0.2cm的中部弯曲的秧叉圆柱体。
一种利用上述简易的可调式大葱定植器的定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在葱沟内浇水,使地表以下0‐30cm土壤湿润;
(2)根据生产要求,通过定深螺丝调节定深杆至要求的定植深度,通过定距螺丝调节定距杆至要求的定植间距;
(3)在距葱根1‐2cm处,用秧叉顶住葱苗,将葱苗直插入土壤中,定距杆在土中留下印记;
(4)将新葱苗放在印记处,重复步骤(3)。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定植深度的取值范围为8cm‐18cm,定植间距的取值范围为3cm‐6cm。
定植深度取值范围的优点在于:大葱的定植深度以不埋没葱心为宜,过深不宜发苗,过浅则会影响大葱缓苗及葱白长度。定植时的葱苗,从葱心到葱根一般在20-30cm,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的紧实程度,为便于操作,定植深度的取值范围在8-18cm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获马铃薯用的挖掘铲
- 下一篇:一种匀转速宽窄株距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