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模型数据简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7807.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0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韩晓晖;蔡红;沈迎志;陈玉成;周培龙;沈美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模型 数据 简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模型数据简化的方法,涉及模型构建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统一数据结构;纹理合并、坐标更新;对模型数据进行整合和重构模型数据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实现异构数据的处理、纹理合并、减少了模型纹理中的数量,降低显卡内存,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模型顶点数量,降低磁盘空间的使用。减少模型数据的结构层次,加快模型加载速度,提高了数据资源访问的效率。加快大数据三维场景数据的调度,使三维场景的渲染更加流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模型构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异构数据的处理、纹理合并、三维模型数据简化,减少模型数据的结构层次,加快模型加载速度,提高了数据资源访问的效率。加快海量三维场景数据的调度,使三维场景的渲染更加流畅的一种三维模型数据简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1992年时美国首先从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最初构想的数字地球是在现有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基础之上,结合最新的图形和图像技术,将虚拟现实及交互技术引入到虚拟环境构建中,建成更为自然、沉浸式的环境,在此系统中,用户能以自然的方式交互地存取自然、历史、文化等信息。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数字中国,数字流域以及数字城市的概念相继出现,海量数据概念应运而生。而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海量三维数据创建出数字化的城市及相关三维模型。其中,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再加以传感设备与之相互作用。它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绘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集成技术。
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其关键技术和研究包括多个方面,三维几何模型简化是其关键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环境建模和立体显示等方面。其中环境建模技术是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模型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
随着社会的需求三维几何模型应用越来越广泛。影视动画娱乐、3D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等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一个以三维几何模型为表现形式的新数字媒体时代已经来临。
三维几何模型的广泛应用,首先直接得益于计算机视觉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扫描仪出现后,三维模型可以从实体模型上直接获得,由大量多边形面片或点云组成的三维模型,在图形现实、快速原型制造、有限元分析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常被用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动画、虚拟现实系统等应用工作中,作为对复杂曲面模型的逼近表示。
从大规模的点云或多边形面片重建离散的三维模型,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已经成为目前三维建模的主流方式之一。寻找新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和处理方法成为三维几何模型处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例如:扫描点云的网格融合、曲面重建、网格简化、细分、连续拼接、纹理映射、形状特征提取等。在当前三维模型普及及应用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重用、处理现有的复杂三维模型,如何在虚拟现实场景中,满足实时性和真实感得要求,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三维模型的简化方法,就是其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三维模型构建目前广泛应用于三维城市的构建与可视化方面。目的是根据真实的城市制作出三维模型,使用户能在计算机屏幕中观测到三维模型表示的城市并进行互动。但是由于城市中存在的任何一种元素都是数以万计的,而一种元素中的各个对象之间,例如某一建筑物与另一建筑物,也是千差万别的,而且传统的三维网格模型本身存储的数据格式,至少需要存储构成三维模型的顶点与面的信息,用整数或浮点数据记录这些信息所产生的数据量本身就不小;而城市中存在的任何一种元素都是数以万计的,而一种元素中各个对象之间,例如某一建筑物与另一建筑物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城市三维建模所产生的数据量是非常庞大的,往往以GB为单位计算。这样庞大的数据量,即使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除非对三维模型精度或互动操作作出严格的限制,否则要通过网络传输实现流畅的实时展示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存在着网络传输困难,低效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