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放电单元及空气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8085.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4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利发爱尔空气净化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41 | 分类号: | B03C3/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放电 单元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气净化设备上的高压放电单元以及应用该高压放电单元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也应运而生。目前的空气净化器,按工作原理来分,基本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为物理吸附型,另一类为高压静电净化型。
物理吸附型主要采用高效过滤网滤除颗粒物,使用活性炭等多孔物质吸附挥发性有机物。这种净化方法的显著缺点是风阻大,影响空气净化器的工作效率,高效过滤网及活性炭吸附易饱和,使滤网更换频繁,维护成本很高。因此,滤网式空气净化器不适合过滤小颗粒污染物(如直径等于或小于PM2.5的有毒微粒)。
常用的高压静电装置如图1所示,10为气流方向,空气中的颗粒首先通过一个放电单元11,使颗粒带电,然后带电颗粒向收集单元12行进,并聚集到收集单元12中,从而起到过滤颗粒的作用。放电单元11通常采用接高电压的钨丝111与接地极板112之间的电场使颗粒带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中的高压放电单元,包括连接第一电位的多个碳纤维束以及连接第二电位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碳纤维束位于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之间,所述碳纤维束包括第一碳纤维束和第二碳纤维束,所述第一碳纤维束偏向所述第一极板,所述第二碳纤维束偏向所述第二极板。
特别地,所述第一碳纤维束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束包括多个碳纤维,所述碳纤维为细长的针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碳纤维束和第二碳纤维束之间的夹角大于10度。
特别地,所述第一电位为高电位,所述第二电位为低电位。
特别地,所述第一碳纤维束和第二碳纤维束的固定端电连接高压电路板。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接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以上所述的高压放电单元。
以上所述的高压放电单元及应用该高压放电单元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提高放电效率,并保证用户清洗时不被划伤,也可以避免放电结构被折断,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加以详细说明。应该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是一种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高压静电装置。
图2和图3为本发明的高压放电单元示意图。
10气流方向11放电单元12收集单元111钨丝112接地极板20过滤单元(收集单元)21电路板221第一极板222第二极板23碳纤维束24碳纤维束的固定端25碳纤维231第一碳纤维束232第二碳纤维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建立一个三维笛卡尔坐标系,如图2和图3所示,以空气流动的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压放电单元包括连接高电位的电路板21,分别接地的第一极板221和第二极板222,以及与电路板21电连接的多个碳纤维束23。第一极板21和第二极板222沿Z轴排列,多个碳纤维束23沿X轴排列。
碳纤维束23包括固定端24,焊接在电路板21上,以实现碳纤维束23连接高电位。碳纤维束包括多个碳纤维25,为了提高放电效果,碳纤维25为细长的针状结构。
同一固定端上的碳纤维束包括第一碳纤维束231和第二碳纤维束232,如图3所示,第一碳纤维束231偏向第一极板221,第二碳纤维束偏向第二极板222,二者成一夹角,为了提高放电效率,要保证该夹角大于10度。
对于第一极板221和第二极板222的设置,并不局限于接地,而电路板21的设置也并不局限于连接高电位,只要保证电路板21与第一极板221和第二极板222之间的压差即可。
结合图2,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包括以上所述的高压放电单元以及过滤单元(收集单元)20。
第一碳纤维束231和第二碳纤维束232用于放电以使周围空气中的颗粒带电,收集单元(过滤单元)20位于第一碳纤维束231和第二碳纤维束232的下游,第一碳纤维束231和第二碳纤维束232的电势高于收集单元(过滤单元)20,带电颗粒向电势相对较低的收集单元(过滤单元)20运动,最终附着被收集,从而起到空气净化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利发爱尔空气净化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利发爱尔空气净化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80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