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缓冲区的复用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8800.3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硕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缓冲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缓冲区的复用方法与系统,从RAM的空闲区域中以预设容量大小为单位划分预设数量的区域分别作为数据缓冲区,将所有所述数据缓冲区存放至等待队列中,当收到协议层的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时,根据所述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分配所述等待队列中的数据缓冲区进行总线读写数据的缓冲,将完成所述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的数据缓冲区转移到空闲队列中,当收到逻辑层的数据临时存放请求时,分配所述空闲队列中的数据缓冲区存放临时数据,可以在数据读写过程中使用RAM的空闲区域缓存总线上收发的数据,在总线等待应答或空闲时,将此RAM空闲区域用于后台处理中临时数据的存放,此区域的复用,可减少数据的调度频率,提高指令的效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入式存储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缓冲区的复用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飞速发展,各种智能设备对存储系统的读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此应运而生的eMMC设备,既包含高速的通讯接口,又拥有小巧的身材和极低的功耗,非常适合嵌入式的各种场景,eMMC(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为MMC协会所订立的、主要是针对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但由于成本的限制,导致eMMC复杂的逻辑算法不能仅仅依赖于增加RAM昂贵的容量来提升性能,因此只能从算法着手了。
目前eMMC的数据缓冲区采用特定的RAM空间用于存放总线上收发的数据,并且以PAGE为单位,队列方式依次存放,等待数据接口的访问,但是当这些缓冲区的数据已经被取走时,它们就会一直处于空闲状态,而此时后台程序可能还在做着复杂的数据迁移调度,却因为RAM不够用而反复调度,产生了较大的性能瓶颈。由此可见,现有eMMC的RAM空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需要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缓冲区的复用方法与系统,可以将RAM的指定区域进行调度复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冲区的复用方法,包括:
从RAM的空闲区域中以预设容量大小为单位划分预设数量的区域分别作为数据缓冲区;
将所有所述数据缓冲区存放至等待队列中;
当收到协议层的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时,根据所述总线读写数据缓冲 请求分配所述等待队列中的数据缓冲区进行总线读写数据的缓冲;
将完成所述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的数据缓冲区转移到空闲队列中;
当收到逻辑层的数据临时存放请求时,分配所述空闲队列中的数据缓冲区存放临时数据。
优选地,分配所述空闲队列中的数据缓冲区存放临时数据后还包括:
将完成所述数据临时存放请求的数据缓冲区存放回等待队列中。
优选地,所述数据缓冲区的复用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等待队列为空时,将进行数据临时存放的数据缓冲区进行释放,并存放回等待队列中。
优选地,根据所述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分配所述等待队列中的数据缓冲区进行总线读写数据的缓冲包括:
从等待队列中确定目标数据缓冲区,判断所述总线读写数据缓冲请求的请求类型;
当所述请求类型为读请求时,将目标数据从闪存中读到所述目标数据缓冲区中,再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冲区中的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总线中;
当所述请求类型为写请求时,将目标数据从总线中读到所述目标数据缓冲区中,再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冲区中的所述目标数据发送到闪存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冲区的复用系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8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居家养老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儿童监护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