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电极的单室型BOD传感器装置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9028.7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9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宪华;王梅玉;刘素素;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塑料 纳米碳 电极 催化层 质子交换膜 阳极 单室型 泡沫镍 制备 阴极 贵金属催化剂 贵金属催化 电极材料 电子介体 动力装置 空气阴极 曝氧装置 燃料电池 运行成本 制备过程 传感器 扩散层 构建 压片 阳级 催化剂 开发 | ||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电极的单室型BOD传感器装置及制备方法。传感器阴极由催化层、泡沫镍和扩散层组成,阳极由催化层和泡沫镍组成,阴、阳级催化层材料均为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以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为催化剂,采用压片法制作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PTFE阳极和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PDMS空气阴极;本发明构建的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电极BOD传感器以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作为电极材料,制备过程简单,不需要贵金属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电子介体或者动力装置,运行成本低。相比其他贵金属催化电极,使用质子交换膜或者曝氧装置的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测定范围大,更易于大规模开发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利用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为电极催化材料构建燃料电池型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水样BOD值。是提出的基于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电极的单室型BOD传感器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以阳极催化剂作为敏感元件,当样品中的BOD物质发生降解代谢时,会偶联电池输出电流强弱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传感器输出的电量与BOD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可用于BOD的在线监测。基于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具有实时快速、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实现BOD的在线自动检测。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5d 20℃培养法测定水样BOD值,该方法包括水样采集、充氧、培养、测定等步骤,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不宜现场监测。BOD的其它测定方法还有检压式库仑计法、短时日法、平台值法和瓦勃呼吸法等,这些方法基本上是基于一些经验公式,且操作过程均较为复杂,测定过程不够稳定,没有得到推广。
在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中,阳极液为被检测的水样,阳极上的催化剂转化有机物转化为电流,阴极室中加入曝氧缓冲液,溶解氧作为电子受体被还原成水。1977年,Karube等(Li Y R,Chu J,Appl Biochem Biotechnol,1991,28(29):855-863.)首次利用微生物传感器原理成功研制了BOD传感器,该仪器由固定化土壤菌群与氧电极构成,检测时间短(15min内),但由于微生物酶对固定化微生物膜的破坏,传感器的寿命非常短。在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中,BOD的浓度与转移的电荷量和电流相关。电荷量和BOD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催化剂在阳极不断氧化降解底物,衡算电流峰值,计算电流达到最大值整段时间内通过外电路的电量来说明,电流表示阳极上附着的微生物氧化有机质的速率。有一些研究已经证明了,BOD浓度与电流的关系,Chang等人(Chang I S,Jang J K,Gil G C,et al,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2004,19(6):607-613.)研究了BOD浓度与电流的线性关系,该浓度范围达到100mg/L。国内外已有报道用一个潜水式的燃料电池作为BOD传感器,避免了阳极电解液的泵入,但是需要不断注入空气。但已报道的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存在许多问题:(1)装置构建成本高:常规的电极材料使用铂、金等贵金属,或使用制备过程繁琐的纳米材料;使用价格昂贵的质子交换膜作用隔膜;运行中往往需要曝气装置,增加运行成本;(2)BOD浓度线性范围小(3)电极材料催化性能低,有机物分解时间长,影响BOD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和数值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构建的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为电极催化剂的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以制备过程非常简单的泡沫塑料超级纳米碳为电极材料,催化性能高,成本低廉,BOD浓度线性范围大,且性能优于目前已报道的以贵金属Pt为催化剂、含有曝气装置或者使用质子交换膜的燃料电池型传感器,有望推动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的实际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