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膨胀水箱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9169.9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9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芳;张建操;张应兵;刘俊;刘彤;刘芯娟;朱浩杰;房程程;陈帆;倪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F01P11/00;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水箱 双循环 冷却系统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双膨胀水箱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各国政府对发动机的油耗颁布越来越严苛标准,比如规定在2020年要求汽车主机厂持续降低油耗到5.0L/100km;节油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发展趋势,而节油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发动机的增压小型化+混合动力技术。
为了响应当地政府的规定,必须找到一种更加创新的发动机匹配系统来完成这一目标。因为在不损失动力性的前提下,想把油耗在目前的基础上下降30%基本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提出在发动机上面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电子增压,通过弱混及发动机增压小型化,以此来达到降低油耗的要求。由于整套系统匹配极其复杂,相对应的整车冷却系统设计也趋于复杂。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工作时,燃油燃烧产生的热量除了做功,热辐射及传导经废气带走外,其余热量均需由冷却系统来进行冷却。在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整个冷却循环分为两种,即节温器关闭状态下的小循环和节温器开启状态下的大循环。节温器关闭状态,此时发动机处于刚启动工作状态,水温还没有升上来,此时节温器关闭,使得冷却水不通过散热器,有利于快速提高水温,使发动机达到最佳工作状态,随着水温逐渐升高,节温器内的腊包受热膨胀,节温器逐渐打开,连通散热器的回路打开,进而进入大循环状态。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大循环状态下,仅有一条主回路,随着发动机节油技术的不断推广,发动机上集成的零部件数量逐渐增多,如中冷器、BSG、电子增压器等,这些新的集成的零部件,同样需要进行冷却,但是,其所需要的冷却温度、流量以及控制逻辑与发动机缸体、缸盖截然不同;因此,传统的冷却控制回路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的应用。
另外,传统的机械式节温器响应缓慢,开启、关闭均由发动机的水温决定,不利于发动机的暖机以及水温的快速冷却。
现有技术提出,对中冷器、BSG及电子增压器采用风冷技术,但是风冷对空间要求高,对整个发动机舱的布置有较高要求,布置难度大,热害计算复杂,热平衡风险大,一般需要反复改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另外整车使用环境多变,使得风冷系统很难满足多种使用环境各工况的需求。
增压发动机爆震目前是国内外汽车行业最棘手的技术难题,其中一个原因是进气温度过高或不稳定。目前,水冷中冷方式优于风冷中冷方式,但是水冷中冷器的进水(冷却液)温度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60℃以下,否则会引起发动机爆震或引起ECU对发送机的限扭(限制扭矩措施),故中冷器的冷却循环一般会单独安排低温循环。而低温循环冷却液温度必须低于55℃,最好低于50℃,但实际上很多工况下,中冷器的进水温度均超过上述限值(55或50℃)。其中的原因之一为低温循环和高温循环虽然有单独的散热器,但共用一个膨胀水壶,导致膨胀水壶内的高温冷却液进入低温循环,影响中冷器的进水温度,原因在于:(1)中冷器的进冷却液来自于中冷散热器和膨胀水壶,虽然膨胀水壶的流量较小,但是膨胀水壶内的冷却液温度比中冷散热器温度一般高出50℃以上,最高可达100℃;(2)低温循环的水泵为电子水泵,功率变化大、变化速度快,造成膨胀水壶的补水支路流量极其不稳定,故膨胀水壶的补水是中冷器进水温度高且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作为快速启停发动机,发动机停机后,机械水泵停止工作,无法满足发动机停机后驾驶室的供暖需求,尤其是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城市工况下这种缺陷尤为突出,故传统的冷却控制回路已经不能满足新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现发动机冷却系统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部件之间冷却液循环的流向问题,解决中冷器、BSG、电子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机油冷却器的冷却问题,并且能够解决发动机低转速时BSG较高的散热需求及涡轮增压器停机后延迟冷却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膨胀水箱双循环冷却系统改进结构,包括有高温循环冷却系统、低温循环冷却系统及延迟循环冷却系统;
所述高温循环冷却系统包括有第一膨胀水箱、高温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套、第一水泵、电子节温器、机油冷却器、电子增压器及暖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