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轮吸附浓缩-催化氧化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9192.8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波;岳仁亮;陈运法;杨超;梁青宝;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02;B01D53/00;B01J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2400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吸附 浓缩 催化 氧化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转轮吸附浓缩-催化氧化装置,包括具有吸附区、预冷区和脱附区的转轮吸附床、催化氧化单元、第一加热单元和换热器,吸附区、预冷区及脱附区分别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脱附区出气口与催化氧化单元相连,其特征在于,预冷区进气口与低浓度有机废气进气管相连,吸附区进气口与预冷区出气口或低浓度有机废气进气管相连;或吸附区进气口与低浓度有机废气进气管相连,预冷区进气口与吸附区出气口相连;预冷区出气口通过换热器和第一加热单元与脱附区进气口相连,催化氧化单元排出的净化气体进入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区使用的吸附剂为疏水型蜂窝分子筛;
优选地,所述吸附区的温度为20~30℃;
优选地,所述脱附区的温度为120~150℃;
优选地,所述转轮吸附床与间歇工作的旋转电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旋转电机每工作一次吸附区的旋转角度等于脱附区的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脱附区进气口之间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为电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单元为至少三个催化氧化装置,所述催化氧化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中的蓄热层和催化剂层,箱体上设有有机废气进气口、净化气体出气口和清扫气体进气口;有机废气进气口通过阀门与脱附区出气口相连,净化气体出气口通过阀门与换热器相连,清扫气体进气口通过阀门与清扫气体进气管相连;所述至少三 个催化氧化装置之间通过连通装置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装置为连接箱体或连接管道;
优选地,所述连通装置中设有第二加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热单元为电热管;
优选地,所述电热管外侧安装有罩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废气进气口、净化气体出气口和清扫气体进气口均设置于催化氧化装置的箱体的下部;
优选地,催化氧化装置的箱体上还设有泄爆阀和排污口。
7.根据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气体进气管通过风机与净化气体出气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装置的箱体及连通装置的内表面自内向外覆盖有耐火材料层和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位于耐火材料层和保温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位于催化剂层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蓄热层中的蓄热材料为鞍环蓄热陶瓷和/或蜂窝蓄热陶瓷;
优选地,催化氧化单元正常工作时,蓄热层的温度为350~400℃;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层中的催化剂为蜂窝型贵金属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为Pt和/或Pd;
优选地,所述催化剂层进行催化氧化的温度为250~500℃,优选为300℃。
10.利用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装置降解低浓度有机废气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低浓度有机废气进入预冷区,与预冷区的吸附剂进行热量交换,使其温度达到20~30℃,从预冷区排出的气体一部分进入吸附区,其余进入换热器,从吸附区排出的气体排空;
(2)低浓度有机废气一部分进入预冷区,使预冷区的温度达到20~30℃,其余进入吸附区,吸附区排出的气体排空,预冷区排出的气体进入换热器;
(3)低浓度有机废气进入吸附区,从吸附区排出的气体一部分进入预冷区,使预冷区的温度达到20~30℃,其余部分排空,预冷区排出的气体进入换热器;
(4)步骤(1)~(3)之一的预冷区排出气经换热器换热后,经加热单元,温度达到120~150℃,再进入脱附区,脱附区排出的气体进入催化氧化单元,催化氧化后的净化气体进入换热器后排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江苏中科睿赛污染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1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热式VOCs催化氧化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车除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