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通道耦合线圈的引信装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9256.4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赵婷;闫红宇;屈操;杨银芳;马兆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通道 耦合 线圈 引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通道耦合线圈的引信装定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传输是利用特殊设备将能量和信息在无需电线连接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传输,已在引信装定技术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引信装定系统通常采用单通道耦合线圈同步传输能量和信息,例如《仪器仪表学报》的《基于非铁磁性金属管的无限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以及《探测与控制学报》的《弹链感应装定平板型线圈耦合结构》等,此类方法中,由于能量和信号的工作频率相同,故能量的工作频率限制了信号的传输速率,而增加工作频率实现信号传输速率的提高又反过来制约能量的传输,使引信电路的储能电容在极短时间内储存能量有限,引信没有足够的能量存储信息,致使信息无法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造成信息丢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引信装定系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耦合线圈的引信装定系统,通过采用双通道耦合线圈提供两个不同的频率,低频用于能量传输,高频用于信号传输,在保证能量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快速的信号传输,增加储能电容在极短时间内的能量存储,保证引信有足够的能量存储信息,完成引信信息的装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通道耦合线圈的引信装定系统,包括:
装定器,用于产生装定信号和能量;
双通道耦合线圈,包括信号传输通道和能量传输通道,分别用于传输所述装定信号和能量;
引信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装定信号和能量进行存储;
其中,所述信号传输通道和所述能量传输通道采用不同频率分别传输装定信号和能量。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可靠性提升。本发明采用双通道耦合线圈提供两个不同的频率,分别传输能量和信息,保证能量的传输性能,增加引信电路中储能电容的能量存储,确保引信有足够的能量存储信息。
传输速率提高。通过采用双通道耦合线圈提供两个不同的频率,低频传输能量,高频传输信息,在保证能量传输性能的基础上,实现快速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引信装定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双通道耦合线圈结构示意图;
1装定器
2双通道耦合线圈
3引信电路
21能量发射线圈
22信息发射线圈
23能量接收线圈
24信息接收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本发明的引信装定系统包括装定器1、双通道耦合线圈2和引信电路3。
所述装定器1用于产生能量信号和装定信号,其包括直流电源、逆变电路、功率放大器、信号源、编码器、调制器。所述直流电源与逆变电路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电路输出端与功率放大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与能量发射线圈21连接。直流电源产生直流信号,经过逆变电路转换为交流信号,功率放大器将交流信号放大,经能量发射线圈21传输能量信号。所述信号源与编码器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输出端与调制器输入端连接,所述调制器输出端与信息发射线圈22连接。信号源产生的装定信号经过编码器编码后,调制器对装定信号进行调制,通过信息发射线圈22发送出去。
所述双通道耦合线圈2包括能量发射线圈21、信息发射线圈22、能量接收线圈23和信息接收线圈24。所述能量发射线圈21与功率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用于传输能量信号;所述信息发射线圈22与调制器输出端连接,接收装定器中的装定信息;所述能量接收线圈23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能量发射线圈21耦合接收能量;所述信息接收线圈24连接解调器的输入端,与信息发射线圈22耦合接收装定信息。所述双通道耦合线圈2提供两个不同的频率,能量发射线圈21和能量接收线圈23采用低频传输能量,信号发射线圈22和信号接收线圈24采用高频传输信号;因低频时线圈的品质因数大,耦合能力强,可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故低频用于能量传输;高频时带宽较宽,响应时间短,数据传输速率高,故高频用于信息传输。所述双通道耦合线圈2可以根据实际系统对传输距离的要求,选择感应耦合和磁共振耦合不同的耦合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约为信息发射线圈22半径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