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9579.3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0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霞;陈长伟;刘栓;金祖权;梁娜;侯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75/04;C09D133/00;C09D5/08;C09D7/6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颖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硫化钼 耐剥离 有机树脂 制备 附着力 固化成膜 渗透性能 有机涂层 重量份 盐水 | ||
本发明涉及有机涂层,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及制备方法。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由纳米硫化钼、有机树脂和助剂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有机树脂90‑95份、纳米硫化钼0.1‑1.0份和助剂1‑4.5份。本发明与其他类似涂层相比,固化成膜后兼具良好的附着力、抗水、抗盐水渗透性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涂层,具体的说是一种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硫化钼能显著提高涂料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抗渗性能,极易与氧起键合作用,同时又与裸露的金属原子间产生很强的类似离子键力,大大提高了涂层和金属之间的结合力,是近期研究的一大热点。普通涂层中不含有纳米粒子,仅依靠材料自身的键力起保护作用。由于有机涂层中含有溶剂,因此,在成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孔洞等缺陷,导致各种侵蚀性粒子很容易到达基材表面,使涂层逐渐发生破坏。纳米硫化钼被纳米化后,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原子数增多的特点,本发明利用纳米硫化钼的特点,将其添加在涂料中,产生强大的表面活性与吸附能力,进而提高有机涂层的防腐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涂料在海洋环境下易发生剥离的缺点,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由纳米硫化钼、有机树脂和助剂组成;按重量份数计,有机树脂90-95份、纳米硫化钼0.1-1.0份和助剂1-4.5份。
所述纳米硫化钼优选为0.5份;
所述纳米硫化钼的粒径为200-400nm。
所述纳米硫化钼为在纳米硫化钼表面进行包覆或接枝进而改性获得。其中,改性时表面所接功能化基团,包括氨基、酰氧基或异氰酸酯基团;改性方式可按照现有技术进行。
所述有机树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其中,现有技术可知在涂料中添加有机树脂的同时将会按照产品说明中记载加入与有机树脂对应的固化剂,其在涂料中的重量包含在有机树脂中,具体为环氧树脂对应聚酰胺固化剂、聚氨酯树脂对应聚氨酯固化剂或丙烯酸树脂对应丙烯酸固化剂;
所述助剂为按重量份数计,0.5-1份流平剂,1-1.5份消泡剂和1-2份硅烷偶联剂。其中,流平剂为BYK333,消泡剂为GPE10,硅烷偶联剂为KH550。
一种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的制备方法,
(1)按上述比例取纳米硫化钼,将其添加到过量的有机溶剂中,超声充分震荡,使其分散均匀;
(2)将步骤(1)获得分散液加入到有机树脂中,之后依次加入流平剂、消泡剂、硅烷偶联剂,充分搅拌均匀;
(3)将固化剂加入到步骤(2)所得有机树脂分散液中,充分搅拌均匀,而后烘干即得到纳米硫化钼耐剥离涂层。
将上述获得自修复涂层喷涂或刮涂在金属表面,进而使金属得以缓释保护。
所述金属为钢桩、输油管道、化工设备、船舶或海洋平台金属设备。
本发明所具有优点:
本发明涂层包含纳米硫化钼和有机树脂,其是将纳米硫化钼表面修饰后,均匀分散到有机树脂中固化成膜,使涂层在具有良好的耐剥离性能。本发明与其他类似涂层相比,固化成膜后兼具良好的附着力、抗水、抗盐水渗透性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纳米硫化钼表面修饰前后的红外光谱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白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交流阻抗谱变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