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79667.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庞子欣;王霄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镇平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徐皂兰 |
地址: | 474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导电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电力工程中常用的导电体材料大多为铜和铝,由于工作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腐蚀气体、水分等会腐蚀连接的导体接触面。所以日常工作中,铜和铝表面容易其化学反应氧化铜和氧化铝,这些新物质会像薄膜一样覆盖在表面,而且导电性很差(电阻率可达107~1010Ω·m),形成接触电阻。随着工作运行时间增加,电气接头处两接触面的接触电阻不断变大,导致接触面的能耗也不断加大;电气接触面发热损耗也会增大,从而提高接触处温度,相应浪费电能现象就越严重,增加连接处的热损耗,长时间工作会使得电气连接处烧毁,还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接触处电阻还可以再接触处产生一定的压降。
因此,在电气连接中,为了降低接触电阻通常采用导电膏,目前常见的导电膏为金属微粒(铝粉)和其他金属粉加入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的导电膏,这种导电膏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用万能表检测不导通,只有在外力的作用下才导通,属于中性导电膏,这种导电膏采用金属粉末作为导电载体,存在比重大,成本高,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增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任意状态下导电性能良好,耐腐蚀,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下降,节能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石墨粉末:50~70%,碳纤维:5~25%,金属氧化物:1~10%,有机载体:10~20%。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5%的无机粘结剂。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所述的无机粘结剂为PbO基玻璃、SnO-P2O5基玻璃或者B2O3基玻璃,软化点300~400℃。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所述的石墨粉的粒径为40~100目。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所述的碳纤维长度为1~10mm。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金红相TiO2、锐矿相TiO2、α-Al2O3、γ-Al2O3、单斜相ZrO2和钇稳定四方相ZrO2中至少一种。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所述的金属氧化物的粒径为40~140nm。
根据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所述的有机载体为乙基纤维素和乙二醇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导电膏在常温常压下本身不导电,由于在电气接触过程中产生“隧道效应”因而使得其完成电流的传导。“隧道效应”指当绝缘层很薄(1nm左右)时,电子可以将其穿透的现象。本发明金属粒子添加剂在正常状态下排列混杂无规律,但当夹在两块导体中间润滑脂足够薄时候,通电后产生“隧道效应”,传导电流。
2.本发明导电膏组合物中添加碳纤维,碳纤维的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腐蚀性、耐疲劳性好,提高了导电膏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3.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在导电膏中分散稳定,在摩擦表面形成不同于金属本体的表面层,即形成合金层和不同于金属的表面膜,即形成金属陶瓷颗粒的复合材料沉积膜,能够提高表面硬度,改善表面塑性变形特性,具有自修复功能,降低表面粗糙度,使抗粘着效果大大提高。
4.本发明导电膏组合物在外力作用下或者任意状态下导电性能良好,非磁性,稳定性高,散热好,耐腐蚀,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下降,节能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石墨粉末:50%,碳纤维:25%,金属氧化物:10%,有机载体:15%。
所述的石墨粉的粒径为40~100目。
所述的碳纤维长度为1~10mm。
所述的金属氧化物为金红相TiO2,粒径为100nm。
所述的有机载体为乙基纤维素和乙二醇的混合物。
上述的电力用导电膏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各种原料在50~80℃搅拌均匀,即得。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镇平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镇平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