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0193.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5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耿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云花 |
主分类号: | D06P3/85 | 分类号: | D06P3/85;D06P1/38;D06P1/62;D06L3/08;D06P1/50;D06P1/647;D06P1/6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纤维 棉纤维 混纺 织物 染整 加工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103689410,发明名称为“一种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织物染色领域,尤其是一种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纤维是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纤维,同时具备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方面的优点。它具有的特性可概括为:1)极佳的皮肤接触性,手感、悬垂感和柔软度极佳;2)易降解,无环境污染问题;3)弹性好,且不易受紫外线的影响;4)抗起球、易染色、阻燃性亲水性好;5)原料来自植物,资源可再生循环。然而玉米纤维在后续染色中发现,纤维在染色时牢度不佳,而且纤维会受到明显的损伤,尤其是将玉米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的织物,染色时同色性差。如何开发出一种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提高混纺织物的染色效果,是现在研究的一个热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纺织物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
进一步,所述混纺织物染色前需要经过染色前处理,前处理包括退浆、漂白、烧毛、丝光工序;
其中退浆:将所述混纺织物用3~5克/升氧化退浆剂、5~10克/升氢氧化钠、1~2克/升净洗剂,温度为70~80℃,然后在平幅常压汽蒸设备上,汽蒸30~60分钟,然后85℃热水洗,冷水洗,经三辊轧车出冷布;
其中漂白:将上述退浆好的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放入0.5克/升二氧化氯水溶液中,该溶液中还含有2~3克/升葡萄糖和4~5克/升水玻璃,室温下漂白40~60分钟,再用85℃的热水洗,最后用烘干机烘干;
其中烧毛:将上述退浆、漂白好的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烧毛,一正一反,车速为60~100m/分钟,落布控制九成干;
其中丝光:上述烧毛后的玉米纤维/棉纤维混纺织物放入浓度为180~200克/升烧碱溶液的浸料槽中浸料,用直辊布铗进行丝光处理,然后用85℃的热水洗,冷水洗,最后烘干、打卷,丝光全程pH值在线监控,最后落布pH值控制在9。
进一步,混纺织物是通过活性染料泡沫染色方法进行上染的,发泡体系由5~8克/升发泡剂、12~15克/升活性染料、2~3克/升水杨酸异丙酯、1~2克/升木质素磺酸钠组成;所述发泡剂是由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铵组成,三者的重量比为30~60:30~60:10~15;
将配制好的发泡剂与活性染料、水杨酸异丙酯、木质素磺酸钠一并放入发泡容器中,混合配制成泡沫染色体系,温度控制在室温,然后将电动搅拌器置于发泡容器中,打开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00~300转/分钟,搅拌2分钟之后,然后提高搅拌速度至500~600转/分钟,搅拌5分钟,得到的发泡体系的发泡比为5:1,半衰期为5分钟,停止搅拌;
将搅拌好的染色混合液与空气按照1∶4~7的比例,进入泡沫发生器,发送到泡沫施加器,所述施泡器采用狭缝式施泡器;
将经泡沫染色过的混纺织物置于烘箱内烘干,烘干温度为80~100℃,烘干时间为1~3分钟,然后焙烘,温度110~120℃,时间30秒~50秒。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降低纤维织物的强力损伤;
2、漂白时在葡萄糖和水玻璃的共同作用下、二氧化氯对织物进行漂白,这在之前未见报道,而且降低了氧漂过程中的织物损伤;
3、染色采用悬浮体轧染,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和木质素磺酸盐增加了染料的分散性,防止其团聚,有效提高了染色均匀性;染色前布面丝光落布pH为9,采用泡沫悬浮体染色可以避免色花,而且增加了上染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尽的介绍,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云花,未经耿云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1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