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10种虫媒病病原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80741.3 申请日: 2015-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5274253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9
发明(设计)人: 韩雪清;王慧煜;林祥梅;梅琳;肖荣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34;C12N15/11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地址: 100029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同时 检测 10 种虫媒病 病原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10种虫媒病病原的试剂盒及其应用,属于液相芯片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剂盒含有针对10种常见虫媒病病原的特异性引物和与荧光标记微球偶联的探针,特异性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0所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1‑30所示。本发明试剂盒通过设置多重不对称PCR体系,优化杂交反应条件,实现了对10种虫媒病病原的准确检测。本发明的试剂盒具有检测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合口岸检验检疫及虫媒病流行病学调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相芯片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液相芯片的方法同时检测10种虫媒病病原的方法和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虫媒病是指以吸血的节肢动物作为媒介通过叮咬感染造成人和人、人和动物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动物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热、感觉酸疼无力、大面积皮疹、继发性感染造成死亡等。该病过去曾使成千上万的人畜感染甚至死亡,给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0世纪中叶后,随着全球往来加强,也促进了国际动物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使用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这些因素为虫媒病的远距离传播和在全球范围内扩大流行的趋势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目前,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蚊、蜱、蠓等媒介传入我国边境口岸的风险非常大,虫媒性动物疫病的爆发也有可能随生物虫媒传入我国。

现已知道有100多种虫媒病毒可使动物和人类产生疫病,甚至导致死亡。最有代表性的包括:蚊媒病: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VS)、西尼罗热(West Nile,WN)、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RVF);蜱媒病: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莱姆病(Lyme disease,病原为伯氏疏螺旋体,简称BB)、Q热(Q Fever,病原为贝氏柯克斯体,也叫立克次体);蠓媒病:蓝舌病(Blue tongue,BT)和鹿流行性出血病(Epizootic hemorrhagicdisease of deer,EHD),施马伦贝格病(Schmallenberg,SB)。这些动物疫病近年来在周边国家的暴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尤其在2014年2月开始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出血热(EBola)疫情,造成大量的人员发热出血,严重的甚至死亡。因此,提供虫媒性动物疫病病原检测方法,尤其是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虫媒病病原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技术还没有针对上述10种虫媒病病原实现同时检测,为保障我国农业、卫生、社会安全绿色发展,有必要研发一种同时检测上述虫媒病病原的快速、特异、高效灵敏的方法。

液相芯片称为微球体悬浮芯片(suspension array,liquid chip),是基于xMAP(flexible Multi Analyte Profiling)技术的新型生物芯片技术平台,它是在不同荧光编码的微球上进行抗原抗体、酶、底物、配体、受体的结合反应及核酸杂交反应,通过红、绿两束激光分别检测微球编码和报告荧光来达到定性和定量的目的,一个反应孔内可以完成多达100种不同的生物学反应,是继基因芯片、蛋白芯片之后的新一代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平台。

液相芯片技术平台是既能保证信息质量,又能提供相对高通量的新一代分子诊断技术平台,这个技术平台整合了生物检测,乳胶微球荧光编码,微液体传送系统,激光实时记录,先进电脑软件和数据处理模式等多种先进技术。液相芯片的核心技术是把微小的乳胶微球分别染成上百种不同的荧光色(固相芯片是用探针在芯片上的坐标位置给基因的特异性编码;而液相芯片则是用颜色来编码)。应用时,把针对不同检测物的乳胶微球混合后再加入微量待检测标本,在悬液中与微粒进行特异性地结合。结合的结果可以在瞬间经激光判定后由电脑以数据信息的形式记录下来。因为分子杂交是在悬浮溶液中进行,检测速度极快,所以又有“液相芯片”之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