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立方动立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0748.5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0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闫三巴;闫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三巴 |
主分类号: | F03B13/06 | 分类号: | F03B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立方 动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将能量放大的并转化成动立的水立方动立机。
背景技术
千百年来,人们利用水的自然运动能量发明了一此如:水车,水磨等一些大自然的作业工具。如今的水立发电等高端项目也越来越多,水对工农业生产的贡献远远大于其它能源。它既是绿色的大自然的产物,又是人类的生命线,虽然它是一种物质却触手可笈,不亚于空气的廉价。二十世纪在突飞猛进的工农业生产中,能源的紧张和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面对这一挑战联合国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了同一种声音‘节能减排’。这一背景下,大胆创新,克服了人们一直以来在本领域存在的技术偏见,并于二OO九开始探索研究《水立方动立机》,并于二O一四年设计完成了《水立方动立机》的全部结构原理,时至今日经过数百次的实验和认证,该科研成果现已具备生产条件,并即将量产投入到社会中,至此可为全人类利用水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幸福之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立方动立机。该动立机采用了机械动立学原理,将能量进行转化,进而以机构能的形式输出,节约资源,运行稳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立方动立机,它包括安装用的箱体、给整个动立系统提供液流补给的循环水箱、用于压缩液体形成能量的压立水箱、用于形成能量转化的动立螺旋压缩组件、用于压缩液体形成动态压缩能量的弹性压缩器、外加动立源组成,箱体由上箱体与下箱体扣合在一起,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两侧均为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侧板,侧板为中空结构,其中,上箱体的两侧板通过横梁连接,下箱体的两侧板中间通过压立水箱连接在一起,压立水箱位于横梁的正下方,压立水箱为一封闭结构,其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弹性压缩器的开孔,横梁上开设有与压立水箱顶部开口数量一致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螺纹;
动立螺旋压缩组件包括一能量补偿装置、一动立输出装置、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传动齿轮系和管路连接件,其中,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由连接壳体和旋转轮组成,旋转轮设置在连接壳体内部,连接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能量补偿装置由第一螺旋杆和第一螺旋缸体组成,第一螺旋缸体水平地固定在下箱体的两侧板之间,第一螺旋杆的螺纹段套装在第一螺旋缸体的内部,第一螺旋杆与第一螺旋缸体的连接处密封,第一螺旋杆的两端伸出在第一螺旋缸体外并可转动地固定在下箱体的两侧板之间,并且其一端作为第一连接端穿过下箱体一侧的侧板;
动立输出装置由第二螺旋杆和第二螺旋缸体组成,第二螺旋缸体与第一螺旋缸体水平并排地固定在下箱体的两侧板之间,第二螺旋杆的螺纹段套装在第二螺旋缸体的内部,第二螺旋杆与第二螺旋缸体的连接处密封,第二螺旋杆的两端伸出在第二螺旋缸体外并可转动地固定在下箱体的两侧板之间,并且其一端作为第二连接端穿过下箱体一侧的侧板;另外,第一螺旋杆与第二螺旋杆的螺旋旋向相反;
传动齿轮系由第一大齿轮、第二大齿轮、第一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组成,其中,第一大齿轮和第一传动轮放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中空结构内,且第一大齿轮和第一传动轮同轴同心安装在第一螺旋杆的第一连接端上,第一小齿轮通过轴可转动地固定在上箱体的中空结构内,并与第一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轴的一端伸出上箱体的侧板外与外加动立源连接,另一端与密封固定在上箱体内侧的第一叶轮的旋转轮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放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中空结构内,且第二传动轮同轴同心安装在第二螺旋杆的第二连接端上,且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啮合连接;第二大齿轮放置在上箱体与下箱体的中空结构内,并通过转动轴固定在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中空结构内,第二小齿轮通过轴可转动地固定在上箱体的中空结构内,并与第二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轴的一端伸出上箱体的侧板外与密封固定在上箱体内侧的第二叶轮的旋转轮转动连接,其中第二大齿轮的转动轴一端伸出在侧板外作为动立输出轴;
管路连接件包括第一补水管路、压立输入管路、起动管路、第二补水管路、动立输出管路、增压管路、减压管路和回水管路,第一补水管路将循环水箱与第一螺旋缸体的螺旋起始端连通,压立输入管路将第一螺旋缸体的螺旋末端与压立水箱连通,起动管路将压立水箱与第一叶轮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叶轮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路与循环水箱连通,第二补水管路将循环水箱与第二螺旋缸体的螺旋起始端连通,动立输出管路将第二螺旋缸体的螺旋末端与第二叶轮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叶轮的出水口通过回水管路与循环水箱连通,增压管路将第二螺旋缸体的螺旋末端与压立水箱连通,减压管路将压立水箱与循环水箱连通,,第一补水管路、压立输入管路、起动管路、第二补水管路、增压管路、减压管路和回水管路上均设置有开关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三巴,未经闫三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7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