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充果树锌肥及防治小叶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1865.3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8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品文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261053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充 果树 锌肥 防治 小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补充果树锌肥及防治小叶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春季休眠后期喷施高浓度叶面肥、叶片成熟期第一次喷施高浓度叶面肥、叶片成熟期第二次喷施高浓度叶面肥。本发明是在果树春季休眠后期、叶片成熟期和衰老期等果树叶片缓慢生长或休眠阶段,喷施不同配方的高浓度叶面肥,防治果树小叶病的发生。采用本发明方法,防治小叶病效果明显,喷施后的果园小叶病发生率<1%;在防治盐碱地果树小叶病效果特别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充果树锌肥及防治小叶病的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果树小叶病,是由于缺少锌元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主要危害新梢和叶片,在发病初期新梢节间短,顶梢小叶丛生或光秃,易早落,不易成花难坐果,产量低或没有。果树缺锌时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叶片失绿,生长受阻,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沙地、碱性土壤、瘠薄地及山地果园缺锌普遍,尤以盐碱地特别明显。现阶段防治小叶病的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方式:
(1)土壤施肥,即在果树树穴周边开沟或深挖施肥。土壤施肥需要大量人力进行开沟、施肥,费时费工且施肥量大,投资大;根系吸收慢,效果差,尤其在沙地锌元素易流失,碱性土壤中锌易转化为不可溶态,且锌易受土壤中的磷、钾等与之拮抗的元素抑制,不利于果树根系吸收利用。
(2)根外施肥,即在果树叶面喷施叶面肥。喷施叶面肥是壮树、抗病、高产的有效途径,且方法简单易行,用肥经济,效果明显,但因为农民的认知水平不高,不能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所需锌营养施用不同浓度的叶面肥,造成肥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一般喷施低浓度叶面肥,叶片吸收量有限,起不到良好的效果。
现有的防治果树小叶病的方法具有以下缺陷:(1)小叶病发病率较高;(2)效率低,见效慢;(3)果树叶面积较小,产量低,商品果率低;(4)用肥盲目,已发生肥害;(5)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补充果树锌肥及防治小叶病的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降低果树小叶病的发病率;
(2)提高防治果树小叶病的效率;
(3)增大果树的叶面积,提高果树产量,提高商品果率;
(4)改善传统方法中盲目使用叶面肥的情况;
(5)减少肥害;
(6)简化操作,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果树小叶病高效应用方法,是在果树春季休眠后期、叶片成熟期和衰老期等果树叶片缓慢生长或休眠阶段,喷施不同配方的高浓度叶面肥,防治果树小叶病的发生;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春季休眠后期喷施高浓度叶面肥
在果树春季休眠结束树体萌芽前,喷施总浓度为3-6%的叶面肥混合液,配方为1-4%的尿素、1-4%的螯合锌或络合锌、0.3-1.2%的螯合铁或络合铁、0.01-0.05%展着剂,用柠檬酸调整ph值为4.5-5,连续喷1-2次,间隔期为7-10天;
(2)叶片成熟期第一次喷施高浓度叶面肥
在果树叶片停长至芽再次萌发前,喷施总浓度为0.5-2%的叶面肥混合液,配方为0.3-1%尿素、0.5-1%螯合锌或络合锌、0.1-0.5%的螯合铁或络合铁、0.01-0.05%展着剂,用柠檬酸调整ph值为4.5-5,连续喷1-2次,间隔期为7-10天;
(3)叶片成熟期第二次喷施高浓度叶面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品文,未经张品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1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葡萄育苗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