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氮钢种的RH脱氢增氮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2746.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申柏松;张波;曾令宇;刘志明;黄继利;余衍丰;胡现锋;余大华;程晓文;丘文生;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10 | 分类号: | C21C7/1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厂南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种 rh 脱氢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RH精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氮钢种的RH脱氢增氮工艺,它能够在RH精炼过程中既能脱氢,同时也可增氮。
背景技术
通过RH真空精炼手段冶炼高品质含氮钢种,向钢液增氮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一是真空处理过程中向钢液加入含氮合金,如氮化铬铁、氮化锰铁等;二是真空处理结束后通过喂丝机向钢液喂入含氮丝线,如氮化铬丝、氮化锰丝等;三是真空处理过程中向钢液吹入氮气。
向钢液中加入合金增氮,操作简单方便,但由于真空处理过程中有脱氮趋势,氮的收得率低,氮含量不易控制。氮化铬铁、氮化锰铁一般杂质含量较高,污染钢液。含氮合金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
在真空处理结束后向钢液中喂入丝线,目的是提高氮的收得率,稳定增氮效果。但与加入合金增氮相比,两者并无本质区别。此外,冶炼氮含量较高的钢种时,丝线喂入量较大,喂丝时间过长,喂丝过程中钢包内钢液翻滚剧烈,易引起钢液二次氧化,钢包表面的钢渣也容易卷入钢液造成污染,钢液温降过大不易控制。
在真空处理过程中,将氮气取代氩气作为环流提升气体,不仅为钢液在真空槽内的环流提供了动力源,而且将氮气作为了合金化的原料向钢液增氮。氮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不但大幅度降低含氮钢的生产成本,且操作简便,钢的纯净度高。弥散的氮气泡会大大改善气体氮合金化的动力学条件,使钢液快速增氮。整个生产过程调控手段灵活,是一种理想的增氮方式。
申请(专利)号为CN201110235702.4《一种低成本RH钢水增氮控氮工艺》中介绍了一种将RH炉提升气体设置为氮气,对钢液进行真空处理,以此增氮控氮的方法。但该方法未涉及增氮同时又要脱氢的问题。
根据气体在钢液中溶解的热力学原理,氮在钢液中的溶解遵守Sivert定律。其溶解度的相应表达式为:
………………………………………………………(1)
……………………………(2)
……………………………………………(3)
由式(2)和(3)可计算出,在1atm及温度为1600℃时,氮在纯铁中溶解度或氮的平衡常数K[N]=0.045%(或450ppm)
故式(2)可写为:
………………………………………………(4)
由式(4)可计算出在同一温度1600℃,压力分别为1.000kPa及0.l00kPa时氮的溶解度:
1kPa
0.1kPa
就钢液中的溶解氮而言,与氢相同,其溶解度也遵守Sivert定律,相应的表达式为:
………………………………………………………………………(5)
…………………………………………………(6)
……………………………………………………………(7)
……………………………………………………………(8)
式(6)即为sivert定律,由该定律可定量确定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钢中的氢含量。例如,在温度为1600℃、1atm条件下,由上式(7)、(8)可算出氢的溶解度为0.00268%(即27ppm)。由此在1600℃,式(7)也可改写为:
……………………………(9)
由式(9)可计算出在同一温度1600℃,压力分别为1.000kPa及0.l00kPa时氮的溶解度:
1kPa:[%H]=2.66ppm
0.1kPa:[%H]=0.27ppm
下表为1600℃,不同压力条件下,氮、氢在钢液中的溶解度。
表11600℃,不同压力条件下,氮、氢在钢液中的溶解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活塞杆盘条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铁浴炉的熔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