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高温、抗高矿化度和抗凝析油的泡排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2851.3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9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万华;王婉;田伟;惠艳妮;王妍琼;窦淼;赵燕红;吕俊华;姬文钰;胡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恒阳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矿化度 抗凝 泡排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高温、抗高矿化度和抗凝析油的泡排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泡排剂按照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0~50%;两性表面活性剂10~20%;氟碳类表面活性剂1~2%;稳泡剂0.5~1.5%;三乙醇胺0.2~0.5%;乙二醇0.2~0.5%;钠盐3~5%;其余为水。携水发泡效果优良,能够满足排水采气的工艺要求,而且具有抗高温、抗高矿化度、抗凝析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领域中气井开采用泡排剂,特别是一种同时具备种抗高温、抗高矿化度和抗凝析油的泡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泡沫排水采气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排水采气技术,其本质属于化 学排水,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中的起泡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天然气和 溶于井内液体的泡沫剂的作用,形成连续上升的泡沫柱,从井内携带出液体和混在其中的 固体颗粒,通过向井底矿化水中引入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借助于天然气流的搅拌,与井底积液充分接触,产生大量的较稳定的低密度的含水泡沫,使其 在气液两相混合垂直流动过程中,产生泡沫、分散、减阻、洗涤等多种物理 - 化学效应,减 少井筒中“滑脱损失”,提高气流垂直举液能力,达到排水采气的目的。在排液工艺技术系列 中,泡排工艺以其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适用井深范围大、不影响气井正 常生产、廉价高效等优点。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对于低压、小产量的气水井,具有施工容易、收 效快、成本低、不影响气井的日常生产等优点,日益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泡沫排水能否 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用起泡剂的性能,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泡排剂评价技术, 对泡排剂进行优化选择。
目前,油田有相当一部分气井采用泡沫排水采气法,使井内积液在天然气搅拌下生成大量泡沫, 密度降低,从而更易被天然气流带到地面,实现气井增产和稳定。而气井常用的泡排剂, 一般适用于70℃以下的地层, 泡沫稳定性差, 随环境温度的升高, 其起泡能力和稳定性会大大降低, 尤其在120℃以上的高温地层,许多泡排剂产生的泡沫会迅速消失,甚至不产生泡沫。且不能同时满足抗高温、抗高矿化度、抗凝析油的特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发泡效果优良,能够满足排水采气的工艺要求,而且具有抗高温、抗高矿化度、抗凝析油的泡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高温、抗高矿化度和抗凝析油的泡排剂,该泡排剂按照以下重量比的组分组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0~50%;
两性表面活性剂10~20%;;
氟碳类表面活性剂1~2%;
稳泡剂0.5~1.5%;
三乙醇胺0.2~0.5%;
乙二醇0.2~0.5%;
钠盐3~5%;
其余为水。
所述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或石油磺酸钠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酞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酰胺丙基氧化胺或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的任一种。
所述的氟碳表面活性剂可选取全氟己基磺酸钾或乙基全氟烷基酰胺中的任一种。
所述稳泡剂可选取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钠盐是氯化钠、硫酸钠或碳酸钠中的任一种。
所述的稳泡剂是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一种。
一种抗高温、抗高矿化度和抗凝析油的泡排剂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8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效固态发光性质的罗丹明B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制冷饮料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