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2901.8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5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董俊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东昊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7;H01B7/20;H01B7/28;H01B7/18;C08L63/02;C08K13/04;C08K7/14;C08K3/3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37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10 kv 环氧型 绝缘 外壳 | ||
1.一种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铜管,由连为一体的第一大铜管和第一小铜管构成,所述第一大铜管的直径大于第一小铜管的直径,所述第一大铜管远离第一小铜管的一端密封安装有左铜套法兰,所述第一大铜管一侧设有靠近第一小铜管设置的左接线端以及靠近左铜套法兰设置的左灌胶口;
左绝缘层,密封包覆在左铜管的外周侧面上且所述左灌胶口穿过左绝缘层;
右铜管,由连为一体的第二大铜管和第二小铜管构成,所述第二大铜管的直径大于第二小铜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大铜管远离第二小铜管的一端密封安装有与左铜套法兰相对设置的右铜套法兰,所述第二大铜管一侧设有靠近第二小铜管设置的右接线端以及靠近右铜套法兰设置的右灌胶口,所述右接线端与左接线端同侧设置;
右绝缘层,密封包覆在右铜管的外周侧面上且所述右灌胶口穿过右绝缘层;
环氧绝缘件,呈环形设置且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浇注成型,所述环氧绝缘件设置在左铜套法兰和右铜套法兰之间且三者密封连接;
各接线端内均安装有呈平板设置的接地脚,所述接地脚内端与对应的大铜管垂直相交,所述接地脚外端露出对应接线端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组分及重量百分比:
环氧树脂E44:40-60wt%;
无碱玻璃纤维:5-20wt%;
相容剂:3-5wt%;
主抗氧剂:0.3-0.5wt%;
辅助抗氧剂:0.3-0.5wt%;
加工助剂:1-5wt%;
余量为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所述的无碱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短切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0-5.0mm,直径为8-12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所述的二氧化硅为包括二氧化硅颗粒Ⅰ、二氧化硅颗粒Ⅱ以及二氧化硅颗粒Ⅲ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硅颗粒Ⅰ的尺寸为10-15μm、二氧化硅颗粒Ⅱ的尺寸为2-4μm以及二氧化硅颗粒Ⅲ的尺寸为300-6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在二氧化硅颗粒Ⅰ、二氧化硅颗粒Ⅱ以及二氧化硅颗粒Ⅲ的混合物中,所述二氧化硅颗粒Ⅰ的含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10-15%,二氧化硅颗粒Ⅱ的含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65-85%,余量为二氧化硅颗粒Ⅲ。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颗粒Ⅰ或二氧化硅颗粒Ⅲ具有多孔结构,当二氧化硅颗粒Ⅰ具有多孔结构时,其孔直径为60-100nm,比表面积为60-80m2/g,当二氧化硅颗粒Ⅲ具有多孔结构时,其孔直径为2-5nm,比表面积为200-300m2/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脚露出对应接线端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各小铜管均呈四段结构设置,向着逐渐远离对应大铜管的方向,该小铜管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均呈收口设置,该小铜管的第二段和第四段均呈圆筒设置;各大铜管的壁厚与各小铜管的壁厚相同,各绝缘层的壁厚相同,且大铜管的壁厚小于绝缘层的壁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灌胶口和右灌胶口均设置为方形通孔,且在各灌胶口上均活动安装有可封闭对应灌胶口的灌胶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10kV环氧型绝缘铜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绝缘件、左铜套法兰、右铜套法兰三者的外侧面齐平,各铜套法兰均通过螺栓与环氧绝缘件固连,所述环氧绝缘件的两个端面与对应铜套法兰之间还分别密封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东昊电缆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东昊电缆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29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枪握把
- 下一篇:一种带缺水报警装置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