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坡面孔植绿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3368.7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让;谢晓霞;韩昭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00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孔 绿化 方法 | ||
1.一种坡面孔植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首先对坡面表土层削坡处理,削坡厚度视表土层疏松程度确定,一般约10-50cm,削坡后的坡面坡度应为45°-90°;
在削坡后的坡面打孔,形成孔径8cm、孔深25-30cm的圆形孔;打孔方向朝下且与水平面成30度夹角为宜,左右水平孔间距40cm,上下垂直坡面孔间距为40cm,上下排列成“品”字形;
将直径1.5cm,长20-25cm的圆形PVC管两头相对方向削成45°的斜角作为浇蓄水管;
灌渗孔水2次;
在孔中先回填一半营养土,再将苗木平行于孔方向放置到孔中央进行栽植,每孔1-3株,同时将浇蓄水管铺设于靠近坡顶一侧的孔壁上,用于浇水、拦截蓄水,再回填营养土至孔边缘3-5cm,以利蓄拦降水,同时使浇蓄水管的斜角露出,以利浇蓄水;
在每孔孔径表面撒播小冠花草种适量,并覆1cm厚度的营养土;
适时浇水:栽植好苗木后40-60天内,每隔7-10天,通过细软管对准浇蓄水管上端口浇水一次,浇水时,最好按1%重量比添加尿素,以增加养分补给;每次浇水既要确保渗透又不会对坡面引起冲刷;每天中午12-14点,气温高于30°以上时,应及时用喷雾器向苗木全株喷雾,避免日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孔植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包括孔道和蓄水槽,所述蓄水槽设于所述孔道底部并与所述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面孔植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土配制:先按森林腐殖土与疏松黄土3:7的重量比配制基土,再按每百公斤基土加2%重量比的磷肥和1%重量比的复合肥,搅拌均匀后作为营养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面孔植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木选取地径大于0.5cm,高度大于50cm,大于等于5cm的侧根数在15个以上,整株无机械、根系损伤,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1-2年生苗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宝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3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