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辊压式造粒机用于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制备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3446.3 | 申请日: | 201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敏华;许耀新;唐顺发;顾玉庆;胡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10 | 分类号: | B29B9/10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艳;李慧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有机 过氧化物 制备 方法 辊压式造粒机 用于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辊压式造粒机用于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制备的用途,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固体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填料混合;(2)加入辊压式造粒机中进行挤压造粒;(3)干燥,即得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该制备方法是将无机填料和有机过氧化物混合后经辊压式造粒机造粒,制备过程中安全性高,制得的母粒有机过氧化物含量高且能精确控制,母粒成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无机填料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辊压式造粒机用于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制备的用途。
背景技术
有机过氧化物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化合物,具有释放自由基能力,作为交联引发剂而得到广泛应用。也正因为此,许多纯有机过氧化物都具有爆炸性,且对机械震动敏感(尤其是低分子质量的有机过氧化物或含氧原子数较多的分子)。各国都视这些产品为危险物品,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受热、受污染等)时,这些产品就会分解,放出大量热量,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若生产、储运和使用时处理不当,这些产品的潜在危险就会成为现实的危害。
防止爆炸方法是:在不影响有机过氧化物释放自由基的情况下,用某些适当的惰性物质稀释,使其尽量降低甚至消除爆炸的危险。常用的惰性物质有水、某些增塑剂或无机填料等。为了安全,许多商业供应的有机过氧化物都以潮湿的或混有填料的粉状、稀释的溶液、悬浮液等作为供应形式。为了考虑其安全,性问题、毒性以及使用简便性也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过氧化物以工业纯品或以制剂的形式出售,制剂的特性因载体材料(如二氧化硅、EPDM、PE等)和物理形状(如粉状、粒状、片状等)的不同而异。制造商采用制备高浓度颗粒状过氧化物母粒,首先降低了纯过氧化物含量,使其能符合免除《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危险品等级。
专利CN102558637B公开了选用的过氧化物必须能交联该基体树脂,将基体树脂颗粒放入一种液体介质中,这种液体介质是一种乳状液,包括0-98%(质量分数)的过氧化物。在一定的温度下(15-90℃),经过足够长得时间(1-4小时)浸泡,聚合物颗粒就会吸收有机过氧化物,制得20-50%(质量分数)的高浓度的过氧化物母粒,这个质量分数是基于聚合物颗粒的总质量,包括过氧化物。在吸收完过氧化物后,上述液体介质必须以一定数量存在聚合物颗粒周围。此专利所制得的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具有以下缺点:载体树脂颗粒小;介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加入量大大过量;后处理复杂;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含量难以精确控制;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含量难以精确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的制备方法及辊压式造粒机用于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制备的用途,该制备方法是将无机填料和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混合后经辊压式造粒机造粒,制备过程中安全性高,制得的母粒有机过氧化物含量高且能精确控制,母粒成品率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固体有机过氧化物与无机填料混合;
(2)加入辊压式造粒机中进行挤压造粒;
(3)干燥,即得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
优选的,所述固体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二异丙苯,纯间位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间位、对位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间位、对位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混合物中间位异构体与对位异构体的摩尔比为1.5~3.0:1。
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为碱性,选自重质碳酸钙、高岭土、滑石、粘土、炭黑、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有机过氧化物母粒随着无机填料的白度和颗粒细度的提高,产品外观质量提高。由于有机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遇酸会发生分解,甚至燃烧和爆炸,所使用无机物填料为碱性,或改性后呈碱性。
优选的,所述固体有机过氧化物与所述无机填料的质量比为20~70:8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