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3800.2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宁;施利毅;葛笑千;刘京华;魏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9/06 | 分类号: | A61K49/06;A61K49/04;A61K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尺寸 稀土 纳米 生物 探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稀土与油胺在高温条件下搅拌配位,然后将氯金酸注入,利用油胺将氯金酸还原并逐渐成核长大得到稀土纳米金。最后通过聚乙二醇(PEG)修饰得到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稀土纳米金材料。本发明方法具有实验过程简单、重复性高的优点,得到的纳米材料尺寸小,在水中单分散性和生物相溶性好,同时具有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的多模式应用,可用于不同模式下的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应用于生物材料和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等,在医学临床检测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是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从细胞到生物组织无损伤观察等优点。而这些影像技术中造影剂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增强扫描中。这是因为造影剂可以对这些影像技术有增强信号的作用,从而造成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让病灶“暴露无遗”。然而大多数造影剂都只具有单一功能,比如纳米Fe3O4只有T2加权磁共振成像功能;含Ba、Yb、Lu等材料只具有CT造影功能。若将具有磁共振成像、CT成像功能材料复合会增大纳米粒子的尺寸,不利于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与此同时,两种功能材料复合毫无疑问会增加实验步骤,给材料设计带来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得到具有小尺寸的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在水中分散性好和生物相溶性好,本发明制备的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适用于磁共振成像、CT成像和光热理疗等方面,可用于不同模式下的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将稀土金属阳离子溶液与油胺在高温条件下搅拌配位,然后将氯金酸注入混合,利用油胺将氯金酸还原,并逐渐成核长大得到稀土纳米金分散液,最后通过聚乙二醇修饰得到稀土纳米金材料的分散液。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a.将稀土金属阳离子总浓度为0.03~0.06 mmol的溶液30~60 mL与5 mL油胺混合,升温至150 °C形成均一透明的黄色溶液,得到第一分散液,所述稀土金属阳离子为Gd3+和Yb3+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离子;优选采用的所述Gd3+溶液为GdCl3溶液,优选采用的所述Yb3+溶液为YbCl3溶液;
b.将浓度为0.3 mmol 氯金酸0.118 g与1 mL油胺混合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快速注射入在所述步骤a中制备的第一分散液,并在150 °C下维持90 min,然后在冷却到室温后,再进行离心、洗涤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分散在三氯甲烷中形成第二分散液;
c.将10~30 mg聚乙二醇溶解在三氯甲烷中,加入2~4 mL在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第二分散液,并在室温下搅拌至三氯甲烷蒸干,再加入10 mL去离子水并超声溶解,然后使所得溶液通过 0.22 mm微孔注射滤膜,最终得到稀土纳米金材料水分散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1.本发明采用的小尺寸稀土纳米金生物探针合成方法简单、重复性高,得到的稀土纳米金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3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