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4107.7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默生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8 | 分类号: | B60R22/28;B60R21/2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安全带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具体是指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研究中,气囊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气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气囊在汽车内部应用广泛,包括驾驶位安全气囊、副驾驶位安全气囊、前排侧安全气囊、气帘以及膝部气囊等。安全气囊一般由传感器、电控单、气体发生器、气囊、续流器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气囊存在以下缺陷,安全气囊系统属于被动安全系统,无法对乘客实施主动安全保护;在车辆未发生碰撞时,由于突发情况,如在高速状态下进行急刹车,此时安全气囊系统均不会启动,而由于行驶状态的急剧变化,驾驶人员即使在安全带的保护下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伤害,但是正是由于安全带对驾驶员上躯干的限制,使得驾驶人员的上躯干受到明显的勒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在汽车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启动气囊对驾驶人员的上躯干进行保护,避免驾驶人员出现严重的勒伤。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主动式安全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当行车动态由高速急速降低时,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连接的气泵开始工作,直接对气囊进行快速充气;
B针对肩部至胸部区域的最大受力部分,契合段直接与该处的受力部分接触,且契合段的体积占用在气囊整体比重较大,即与肩部以及胸部区域相适应的契合段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上躯干中硬伤或是软组织伤的出现概率;
C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使得缩小段在充气时占用的空气量较小,而满足缩小段在短时间内充满后气流直接对契合段进行填充,进而缩短契合段的膨胀部分实现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的时间;
D在缩小段对应的开缝处设置“S”形的缝合线,即当缩小段内的压力值达到规定值时,缝合线被缩小段顶开,而此时契合段已经与上躯干之间匹配接触完毕,使得缩小段的运行轨迹只能在弹出时贴合到腹部侧边区域,保护该区域不受勒伤困扰;
上述步骤中,在所述安全带内设置有压缩腔体,气囊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且在所述安全带贴近座椅的一侧设有开缝,所述气囊的端部设有进气口,所述气囊由相互连通的契合段以及缩小段组成,所述契合段正对开缝一侧的端面呈向内凹陷的圆弧形,所述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在所述开缝靠近安全带活动部的一端通过“S”形的缝合线进行缝合,所述缝合线在缩小段的气压达到规定的压力值之前保持对开缝端部的缝合,当缩小段内的压力值达到规定压力值以上时,缝合线解除对开缝端部的缝合。
众所周知,在对密闭的腔体内充入气体时,气流通常流向腔体的低压区,即将与进口处相对的腔体底端填充后,气体才将整个腔体填充完毕,因此在本发明中,针对肩部至胸部区域的最大受力部分,契合段直接与该处的受力部分接触,且契合段的体积占用在气囊整体比重较大,即与肩部以及胸部区域相适应的契合段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上躯干中硬伤或是软组织伤的出现概率,而缩小段的外径在沿进气口垂直向下的方向上递减,使得缩小段在充气时占用的空气量较小,而满足缩小段在短时间内充满后气流直接对契合段进行填充,进而缩短契合段的膨胀部分实现与最大受力部分接触的时间,大大降低减速过程中的受伤率。并且,气囊由开缝中弹出只要基于其自身体积的急速膨胀,而气囊本体折叠放置在压缩腔体内,由于气囊弹出直至体积膨胀到最大时耗时较短,因此在气囊弹出的瞬间其自身携带有较大的冲量,而缩小段与契合段相比其体积更小,弹射速度更快,同时更加容易在弹出后改变其运动轨迹,而本装置中,在缩小段对应的开缝处设置“S”形的缝合线,即“S”形的缝合线可对缩小段的弹出进行延时处理,以保证安全带的安全可靠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默生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默生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4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汽车辅助安全装置
- 下一篇:渣土车前下部行人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