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4955.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4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47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氨 原料 脱硫 粉尘 脱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氨原料气在经过脱碳后,需经过精脱硫以完全脱除原料气中的硫化物,因我公司采用的精脱硫剂为活性炭,在脱硫后,原料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原料气再经过压缩机后,因含有粉尘,从而造成压缩机气缸磨损,大大降低了压缩机气缸使用寿命,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来解决现有的原气中含有粉尘容易造成压缩机磨损,从而降低压缩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包括缸体、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水管、第一淋喷头、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水管、第二淋喷头、分离器、排气管,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位于缸体左端下侧,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与缸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水管位于缸体右端下侧,所述的第 一进水管与缸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一淋喷头位于第一进水管右端,且所述的第一淋喷头位于缸体内部,所述的第一淋喷头与第一进水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位于缸体左端上侧,所述的第二进气管与缸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位于缸体右端上侧,所述的第二进水管与缸体焊接相连,所述的第二淋喷头位于第二进水管右端,且所述的第二淋喷头位于缸体内部,所述的第二淋喷头与第二进水管螺纹相连,所述的分离器位于缸体内部上端,所述的分离器与缸体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气管位于缸体顶部,所述的排气管与缸体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缸体包含了筒体、盖板、底板。
进一步,所述的筒体为圆柱体。
进一步,所述的盖板位于筒体顶部,所述的盖板与筒体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板位于筒体内部底端,所述的底板与筒体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缸体左端下侧还设有尾气管,所述的尾气管与缸体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缸体底端中心处还设有排污管,所述的排污管与缸体焊接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缸体左端下侧还是设有检验孔,所述的检验孔为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首先通过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将原气输入缸体中,再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给第一淋喷头和第二淋喷头,第一淋喷头和第二淋喷头 将水均匀喷在缸体中,因此可将原气中的粉尘冲洗,再通过分离器将气体中的水汽分离出去,分离后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入压缩机,该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能将原气中粉尘彻底清洗掉,防止气体中含有粉尘,因此避免了压缩机磨损,从而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合成氨原料气精脱硫后粉尘脱除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缸体的剖视图
缸体1第一进气管2
第一进水管3第一淋喷头4
第二进气管5第二进水管6
第二淋喷头7分离器8
排气管9筒体101
盖板102底板103
尾气管104排污管105
检验孔106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 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尔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49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