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联机系统及其中间压力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5497.X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卜其辉;许永锋;梁伯启;李宏伟;将运鹏;董世龙;吴晓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机 系统 及其 中间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系统的中间压力控制方法以及一种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多联机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果,多采用二级压缩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制热能力,例如,带有喷气增焓的压缩机相当于一个二级压缩系统,通过该压缩机可达到提升系统制热效果的目的。目前,在带有喷气增焓的多联机系统中,使用经济器来获得中间压力的气态冷媒,以作为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喷射气体。
对于带有喷气增焓的多联机系统与普通单级压缩循环系统相比,其制热量和制热系数明显提高。但随着中间压力的提高,其制热量逐渐减小,而制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如何使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效果达到最好,成为噬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的中间压力控制方法,通过对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行调节以使多联机系统获得最佳中间喷气压力,从而使得多联机系统的制热效果达到最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联机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的中间压力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中间换热器和电子节流部件,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回气口和中间喷射口,所述中间换热器包括主换热流路和辅助换热流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所述压缩机排气口处的高压压力值和所述压缩机回气口处的低压压力值,并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值和所述低压压力值计算目标中间压力值;S2,获取所述压缩机中间喷射口处的当前压力值;S3,根据所述目标中间压力值和所述当前压力值对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的中间压力控制方法,在多联机系统制热运行过程中,通过压缩机排气口处的高压压力值和压缩机回气口处的低压压力值计算最佳中间压力值,并以计算的最佳中间压力值作为目标压力值来对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行调节,以使多联机系统获得最佳中间喷气压力,从而使得多联机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果达到最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目标中间压力值:
其中,Pm为所述目标中间压力值,P1为所述高压压力值,P2为所述低压压力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中间压力值和所述当前压力值对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行调节,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当前压力值与所述目标中间压力值的压力差值;以及根据所述压力差值对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具体地,当所述压力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增加第一预设开度;当所述压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增加第二预设开度;当所述压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保持不变;当所述压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减少所述第二预设开度;当所述压力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减少所述第一预设开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压缩机、中间换热器和电子节流部件,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回气口和中间喷射口,所述中间换热器包括主换热流路和辅助换热流路,所述多联机系统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排气口处的高压压力值;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回气口处的低压压力值;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压缩机中间喷射口处的当前压力值;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高压压力值和所述低压压力值计算目标中间压力值,并根据所述目标中间压力值和所述当前压力值对所述电子节流部件的开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5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泵机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