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相电能表的自动校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6466.6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江;刘其君;应必金;王运兵;胡宇梁;陈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相 电能表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单相电能表的自动校表方法利用触发信号开始自动校表,并且自动校表过程中完全由电能表自身的MCU来控制各元件的运作,无需外部设备介入,因此无需在被校表上设置通信模块和隔离模块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极大地简化了电路结构,尤其对于自身不带通信模块的电能表,避免了外接通信小工装导致的信号接触不良和校表中断,此外采用了功率校表法,只需要调试1个误差点100%Ib点感性0.5,大大提高了校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电能表的自动校表方法。
背景技术
所有的电能表都需要经过误差校准才能正式挂网计量,因此对于大批量生产电表的厂家而言,调表要占用很大的一部分时间,而且调表精度的好坏也直接影响表计的质量。
目前常规的单相表校表流程如下:
(1)上位机控制程控功率源同时给被校表和标准表提供100%额定电压Un和100%标定电流Ib,且功率因数PF=1.0,待校表台输出误差值后,上位机回读该误差值并计算需要写入被校表的计量芯片的功率增益校正寄存器的增益值,待增益值写入计量芯片后,再回读一次误差值,若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100%Ib点阻性1.0校表结束,完成这样一次加载校正的过程大概需要10秒,若误差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则需要重新写入新的增益值后再回读误差。
(2)上位机控制程控功率源同时给被校表和标准表提供100%额定电压Un和100%标定电流Ib,且功率因数PF=0.5,待校表台输出误差值后,上位机回读该误差值并计算需要写入被校表的计量芯片的相位校正寄存器的相位值,待相位值写入计量芯片后,再回读一次误差值,若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100%Ib点感性0.5校表结束,完成这样一次加载校正的过程大概需要10秒,若误差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则需要重新写入相位值后再回读误差。
(3)上位机控制程控功率源同时给被校表和标准表提供100%额定电压Un和5%Ib小信号电流,且功率因数PF=1.0,待校表台输出误差值后,上位机回读该误差值并计算需要写入被校表的计量芯片的有功功率Offset校正寄存器的偏置值,待偏置值写入计量芯片后,再回读一次误差值,若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5%Ib点阻性1.0校表结束,完成这样一次加载校正的过程大概需要180秒,误差值不在允许范围内,则需要重新写入偏置值后再回读误差。
上述常规的校表流程存在以下问题:
1.上位机要将计算值写入被校表的计量芯片时,需要被校表设置通信模块才能完成数值的写入过程,并且通常还需要在通信模块上设置隔离模块来避免电压冲击和干扰,电路较为复杂,尤其对于被校表本身没有设置通信模块的,还需要外接通信小工装,将通信小工装的信号插针插入被样表的PCB板上,长期使用后信号插针极易被磨损,导致与被校表的PCB板接触不良,而引起校验过程通信中断,极大影响生产效率。
2.上述校表流程需要调试3个误差点,100%Ib点阻性1.0、100%Ib点感性0.5和5%Ib点阻性1.0,如果各步骤都能一次加载校正成功,大概需要200秒,但如果一次加载校正不成功,通常最多允许再加载校正3-5次,如果仍然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则直接结束本次调试,重新开始新的一轮调试,这样整个校表过程将远远超出200秒。
3.上述校表流程需要等校表台误差稳定后输出误差值,才能将计算值写入被校表的计量芯片中,还要等下一次误差回读正确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调试步骤,整个过程等待时间很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6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