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毛纺面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6817.3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秀明;周胜毅;陶海燕;赵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2G3/04;D06B3/18;D06B9/00;D06P1/16;D06P1/38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毛纺 面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生产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毛纺面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羊毛纤维是羊的皮肤的变形物,保暖性极佳,多用于秋冬季节的服装,但极易虫蛀,穿着时间长了容易滋生各种病菌。纺织用毛纤维最主要是绵羊毛,通常称作羊毛,或称毛纤维,或简称毛。羊毛是天然蛋白质纤维,主要成分是叫角朊的蛋白质构成,角朊含量占97%,无机物占1~3%,羊毛角朊的主要元素是C、O、N、H、S。
由于羊毛纤维表面有鳞片层,在洗涤过程中,容易产生皱缩,形状不稳定,对羊毛纤维性能处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大多是通过物理、化学法剥除或减弱羊毛纤维的鳞片层,从而改善其皱缩的缺点;但是采用化学物理方法不可避免会使用各种理化试剂,其不但会残留于羊毛纤维,还会污染环境,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例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氯化法以及高锰酸钾法(如CN201010269379)。随着生物酶学的发展,利用酶学技术改变羊毛纤维的缺陷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课题。中国专利CN200810059502以及CN201010127072,均使用了酶制剂,但是上述方法中多处同样使用了化学试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会部分残留于羊毛纤维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如何单纯利用酶制剂来处理羊毛纤维,并且达到防皱环保的目的,是现有技术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目前,采用溶胶对纺织品进行功能化整理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溶胶,然后使其凝胶化,接着将凝胶干燥以去除里面的有机成分,再在300~800℃的高温下焙烧制成超细纳米粉体,最后将纳米粉体运用于纺织品的功能化改性整理。
毛纺面料是用制作高档商务衬衫的重要面料,毛纺面料手感好,穿着舒适,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目前对其进行环保功能化整理,从而满足人们对其具有多功能性的需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能有效提高透过率,透湿量和透气率,具有良好的防紫外性能,耐摩擦牢度,耐洗色牢度,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阻燃性能和透气性,还具有保健功效多功能毛纺面料的制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毛纺面料的制造方法,所述面料包括:规格为细度50S~60S、长度为70~80mm的防缩羊毛;规格为4~5dtexX(65~70)mm的防紫外竹纤维;防缩羊毛和防紫外竹纤维两个组份的质量百分比为30~60%:70~40%;将防缩羊毛毛团染色制成有色毛条,将防紫外竹纱进行染色,采用条子混合纺成细纱,再经后纺得精纺纱,通过制造工艺制造成多功能毛纺面料;所述制造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S1、将防缩羊毛毛团条染复精梳:通过松团、染色、精梳,得到羊毛精梳条;
S2、制取防紫外线竹纤维条子:将防紫外竹纤维纱染色,得到防紫外竹纤维色条;
S3、粗纱纺制:羊毛精梳条与防紫外竹纤维色条采用毛条混合纺成粗纱;
S4、后纺:经过粗纱、细纱、自动络筒、蒸纱、高速并线、倍捻,得到精纺纱;所述蒸纱温度为75~90℃,时间80~120分钟;所述高速并线的车速为500~700米/分钟,倍捻车速为5000~8000转/分钟;
S5、通过织物制造工艺和整理技术,制成羊毛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的精纺面料;
S6、第一次浸扎面料:将羊毛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的精纺面料在有色纳米硅溶胶中两浸两轧,压力为0.5~2.5kg/cm2,轧余率为75~85%,在70~90℃的温度条件下预烘,再于120~180℃的温度条件下焙烘3~5分钟;
S7、第二次浸扎面料:将经过第一次浸扎烘干后的面料,再放入香茶木水溶液中两浸两轧,压力为1~3kg/cm2,轧余率为60~80%,在60~80℃的温度条件下预烘,再于100~160℃的温度条件下焙烘2~3分钟;经水洗,自然晾干后,得到多功能毛纺面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述防缩羊毛毛团染色采用活性染料,所述防紫外竹纤维纱染色采用分散染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精纺纱线的支数为90~120/2。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面料的织物结构采用平纹、二上一下斜纹或二上二下斜纹。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有色纳米硅溶胶为按摩尔比,乙醇:硅酸乙酯40为2~11:1,水:硅酸乙酯40为5~20:0.5,FeCl3·6H2O:硅酸乙酯40为0.6~0.8:0.6,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6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